imtoken下载入口|icp公链发展的怎么样了

作者: imtoken下载入口
2024-03-14 09:09:46

长文:从ICP来看区块链3.0及web3的未来_腾讯新闻

长文:从ICP来看区块链3.0及web3的未来_腾讯新闻

长文:从ICP来看区块链3.0及web3的未来

作者:0xkookoo,前BybitTechLead,现极客web3顾问

作者Twitter:@0xkookoo

编辑:Faust,极客web3

Introduction

BTC 提出电子现金,开辟区块链行业从0到1

ETH 提出智能合约,率领区块链行业从1到100

ICP提出Chainkey技术,驱动区块链行业可从100到 100,000,000

2009 年 1 月 3 日,BTC第一个区块被挖出,自此区块链激荡发展14 年。纵观过去 14 年,BTC的精妙与伟大,Ethereum的横空出世,EOS 的激情众筹,PoS&PoW的宿命之争,Polkdadot的万链互连,一项项惊为天人的技术,一个个美妙绝伦的故事,让无数圈内人竞折腰!

当前,2023 年,整个区块链的格局是怎样?以下是我的思考,详见此文中的公链格局解读部分

BTC凭借着引入电子现金的正统性,屹立不倒,是行业的巨石

ETH凭借着引入智能合约的可编程性,L2生态的可组合性,百花齐放,是行业的领导者

Cosmos,Polkadot等凭借着跨链互操作性,试图一统天下

各类以太坊杀手层出不穷,小领域内各领风骚

但未来10年,整个区块链行业会如何发展?以下是我的思考

主权是区块链唯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包括资产主权,数据主权,言论主权等,否则没必要有区块链这个东西;

不可篡改性是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只要你能保证我的主权不受损害,我随便你篡改,世界上每个人的资产都被篡改同比例翻倍,有什么区别?

完全的去中心化不可能做到,不管怎么设计,总有“天赋”异禀者/既得利益者占据更大话语权,也总有人会主动选择不参与,【去中心化的多点中心化】是最终格局;

透明化是必须,这场全人类的社会实验不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说得上话,都能有权利保护自己的主权吗?虽然总有人懒,总有人愿意相信更专业的人,总有人为了效率最大化主动选择放弃投票,但是,这也是他们主动做出的选择,他们有权利但主动选择不行使。只要一切是透明的,没有暗箱操作,死个明白我也愿意接受,输了是我技不如人,优胜劣汰,这也符合市场经济;

去中心化代码执行的控制权才是核心,否则就是脱裤子放屁,投票公示一周,最后项目方还是部署了作恶版本的代码,哪怕不是作恶版本,也是在戏弄大家。可以说现在半个世界都是代码组成的,去中心化的实体不包括代码执行的控制权,那人们包括政府怎么敢让区块链行业做大?

线性成本的无限扩展性,随着区块链与现实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基础设施上无法支持无限的扩展性,或者扩展起来太贵,都是不可接受的。

Why ICP

这里先引入一个故事,2009年阿里巴巴提出“去 IOE”战略,这也是后来成就阿里“双十一”的一大里程碑。

去 IOE

“去 IOE”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去除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及 EMC 存储设备,将 “云计算” 的本质植入阿里的 IT 基因。其中

I指IBM p系列小型机,操作系统是AIX(IBM专有的Unix系统);

O指Oracle数据库(RDBMS);

E指EMC中高端SAN存储。

去IOE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但第一点是本质原因,后两者更间接:

无法满足需求,传统IOE系统难以适应互联网企业高并发需求,无法支持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架构;

成本太高,维护IOE成本太高,比如IBM小机50万,Oracle年保数十万等;

依赖性太强,IOE系统依赖性太强,被IBM和Oracle等厂商 “绑架”,难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那为什么是 2009 年提出“去 IOE”战略而不是更早呢?

在此之前,

阿里业务规模和数据量还没有达到使传统IOE系统难以适应的程度,因此去IOE的需求不急;

国内数据库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还不够成熟,无法很好替代IOE 作用;

互联网思想和云计算概念在国内还未普及,去中心化架构未成流行方向;

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才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必须采取的措施。

2009 年,

阿里快速扩张业务,IOE系统难支持规模,成本更易显现出问题;

一些开源数据库产品如 MySQL成熟程度较高,可以作为替代品;

互联网思想和云计算在国内开始广泛流传、应用,更便于推广 "去 IOE"概念;

前微软技术大牛,王坚,带着全球性的技术视角在08年加入阿里,深受马云信任,提出了"去 IOE"。

但是去IOE不是简单地改变软件和硬件本身,用新的软硬件取代旧的软硬件,而是用新的方式取代旧的方式,是用云计算彻底改变 IT 基础架构。换句话说,这是行业的变化导致的,而不是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升级。

企业发展三大阶段

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

塑造基因,组织文化,Start-up,从0到1

快速成长,小步快跑,Scale-up,从1到100

无限扩展,拓宽边界,Scale-out,从100到100,000,000

下面把整个区块链行业当成是一个企业来分析

Start-up / 区块链 1.0 / BTC

BTC的创新之处在于它解决了数十年来困扰计算机科学家的一个问题,即如何创建一个可以在无需信任任何中央机构的情况下运行的数字支付系统。

但 BTC 在其设计和开发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为以太坊(ETH)等后续的区块链项目提供了市场机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局限性:

交易吞吐量和速度:BTC的区块生成时间约为 10 分钟,且每个区块的大小限制导致了其交易处理能力的上限。这意味着在网络繁忙时,交易确认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且可能需要支付较高的交易费用。

智能合约功能有限:BTC的设计主要是作为一种数字货币,它支持的交易类型和脚本语言功能相对有限。这限制了BTC在复杂的金融交易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方面的应用。

不易升级和改进:由于BTC的去中心化和保守的设计原则,对其进行大的升级和改进通常需要社区的广泛共识,在实践中很难达成,这也使得BTC的进步相对缓慢。

能耗问题:BTC的共识机制是基于工作量证明(PoW)的,这意味着大量的计算资源被用于矿工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大量的能耗。这在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受到了人们的批评。关于这一点,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EcoPoW,算是部分缓解了这个局限性。

Scale-up / 区块链 2.0 / ETH

当前以太坊的Layer2扩容形式可以看作是一种 “纵向扩展”,依赖于底层Layer1的安全性和数据可用性保证。虽然看似是2层结构,但是最后还是会被Layer1的处理能力所限制,即使换成多层结构,即打造Layer3,Layer4,无非也只是增加整个系统的复杂性,拖延一点时间而已。更何况根据边际递减效应,后面每多加一层,多出来的overhead就会导致扩容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纵向分层的方式可以看作是单机硬件升级,只不过这个单机指的是整个ETH生态。

且随着使用量增加,用户对低廉费用和高性能需求也会增加。而Layer2 作为Layer1上的一个应用,其费用只能降低到一定程度,最终仍受制于 Layer1的基础费用和吞吐量。这类似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理论 - 随着价格下降,总需求量会增加。纵向扩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可扩展性问题。

以太坊是一棵参天巨树,所有的人都依靠着那个根,一旦那个根汲取养分的速度跟不上,人们的需求也就得不到满足;

因此,只有横向扩展才是更容易拥有无限性的。

有人认为多链跨链也算是一种横向扩展方式。

拿Polkadot来举例子,它是异构王国,每一个国家长得不一样,但每做一个东西就要建一个王国;

Cosmos是同构王国,每个国家的经脉骨骼长得一样,但也是每做一个东西就要建立一个王国;

但从Infra角度来看,以上这两者的模式略显奇怪,每多做一个应用就要多建立一整个王国?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有多奇怪,

3个月前我买了一台Mac,在它上面开发了一个Gmail应用;

现在我想开发一个Youtube应用,但我必须要重新买一台Mac来开发,这太奇怪了。

且以上这两种方式都面临新增链时跨链通信复杂度高的问题,因此它们并不是我的首选。

Scale-out / 区块链 3.0 / ICP

想要 scale-out,需要一整套底层的基础设施,支持快速地横向扩展,不用重复造轮子。

一个比较典型的支持 scale-out 的例子就是云计算,【VPC+子网+网络ACL+安全组】这些底层模版大家都一模一样,所有的机器都带着编号和类型,上层的 RDS,MQ 等核心组件支持无限扩展,如果需要更多的资源,点击一个按钮就可以快速启动。

之前有一位 Leader 给我分享过,如果你想了解互联网企业需要哪些基础设施和组件,那你只需要去 AWS 看一下他们提供的所有服务就行了,那是最全最强的组合。

同理,我们来 high-level 看看 ICP,看看为什么它满足 Scale-out 的要求。

这里先说明几个概念,

Dfinity Foundation: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推动去中心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它是 Internet Computer 协议的开发者和维护者,旨在通过创新的技术和开放的生态系统,实现去中心化应用的全面发展。

Internet Computer (IC):是 Dfinity Foundation 开发的一种高速区块链网络,专门为去中心化应用设计。它采用了一种新的共识算法,可以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交易处理,同时支持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和部署。

Internet Computer Protocol (ICP):是 Internet Computer 协议中的原生Token,它是一种数字货币,用于支付网络使用费用和奖励节点

What's ICP

以下许多内容会有一些些硬核,但是我已经进行了大白话描述,希望大家都可以跟得上。如果有更多细节内容希望与我讨论,可以在文章最上方找到我的联系方式。

架构概述 / Architecture Overview

从分层结构看,从下至上分别为

P2P 层,收集和发送来自用户、子网中的其他副本和其他子网的消息。保障消息能传递到到子网中的所有节点,以确保安全性、可靠性和弹性

共识层:主要任务是对 input 进行排序,以确保同一子网内部的所有节点以相同的顺序处理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共识层使用了一种新的共识协议,该协议旨在保证安全性和活性,并具有抗 DOS / SPAM 攻击的能力。同一子网内部对处理各种消息的顺序达成共识后,这些区块会被传递到消息路由层。

消息路由层:根据共识层传来的任务,准备好各 Canister 的输入队列。执行完毕后,它还负责接收 Canister 产生的输出,并按需转发给本地或其他区的 Canister。此外,它还负责记录和验证用户请求的响应。

执行层:为 Canister 提供运行时环境,按照调度机制有序读取输入,调用相应Canister 完成任务,并将更新后的状态和产生的输出返回给消息路由层。它利用随机数带来的非确定性,以保证计算的公平性和可审计性。因为在某些情况下,Canister 的行为需要是不可预测的。例如,在进行加密操作时,需要使用随机数来增加加密的安全性。此外,Canister 的执行结果需要具有随机性,以避免攻击者通过分析 Canister 的执行结果来发现漏洞或者预测 Canister 的行为。

关键组件 / Key Components

从组成成分看:

子网(Subnet):支持无限扩展,每一个子网就是一个小型区块链。Subnet 之间通过 Chain Key 技术通信,因为已经在子网内部达成共识了,所以只要通过 Chain Key 验证就行了。

副本(Replica):每一个 Subnet 中可以有很多个节点,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 Replica,IC 的共识机制会保证同一个 Subnet 中的每一个 Replica 都会以相同的顺序去处理相同的 input,使得每一个 Replica 的最终状态都是相同的,这种机制被称为 Replicated State Machine,

罐子(Canister):Canister 是一种智能合约,它是一种运行在 ICP 网络上的计算单元,可以存储数据和代码,并且可以与其他 Canister 或者外部用户进行通信。ICP 提供了一个运行时环境,用于在 Canister 中执行 Wasm 程序,并通过消息传递与其他 Canister 和外部用户进行通信。可以简单地认为就是跑代码用的一个 docker,然后你自己注入 Wasm Code Image 在里面运行。

节点(Node):独立的服务器,Canister 还是需要有一个实体机器来跑的,这些实体机器就是真实的机房里面的机器了。

数据中心(Data Center):数据中心的节点通过节点软件 IC-OS 虚拟化为一个副本(Replica),从多个数据中心中随机选取一些 Replica 组成一个子网(Subnet)。这样可以保证即使一个数据中心被黑了或者是遭遇天灾了,整个 ICP 网络还是正常运行的,有点像阿里巴巴 “两地三中心” 容灾高可用方案的升级版。数据中心可以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甚至以后可以在火星搭建一个数据中心。

边界节点(Boundary Nodes):提供外部网络和 IC 子网之间的入口和出口,验证响应。

身份主体(Principal):外部用户的标识符,由公钥派生,用于权限控制。

网络神经系统(NNS):使用抵押 ICP 进行治理的算法 DAO,用于管理 IC。

注册表(Registry):由 NNS 维护的数据库,包含实体(如 Replica、canister、Subnet)之间的映射关系,跟现在的 DNS 工作原理有点像。

Cycles:本地Token,代表用于支付 canister 运行时消耗的资源的 CPU 配额。非要用中文表示的话,我会用 “计算周期” 这个词,因为 cycles 主要是指用于支付计算资源的单位。

ICP的关键创新技术

从底层来看,采用了 Chain-key 技术,其中

Publicly Verifiable Secret Sharing scheme (PVSS Scheme):即公开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在 Internet Computer 协议的白皮书中,PVSS scheme 被用于实现去中心化密钥生成(DKG)协议,以确保节点的私钥在生成过程中不会被泄露。

前向安全公钥加密方案(forward-secure public-key encryption scheme):前向安全公钥加密方案可以确保即使私钥被泄露,以前的消息也不会被解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Key resharing protocol:一种基于阈值签名的密钥共享方案,用于在 Internet Computer 协议中实现密钥管理。该协议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在不创建新的密钥的情况下,将现有的密钥共享给新的节点,从而减少了密钥管理的复杂性。此外,该协议还使用阈值签名来保护密钥共享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容错性。

Threshold BLS signatures:ICP 实现了阈值签名方案,对于每一个 Subnet,有一个公共的可验证的公钥,而它对应的私钥却是拆分成多份 share 的,每一份 share 由这个 Subnet 中的一个 Replica 去持有,只有同一个 Subnet 中超过阈值数量的 Replica 对消息签名了才被认为是有效。这样 Subnet 之间,Replica 之间传递的消息都是加密但可快速验证的,既保证了隐私性,又保证了安全性。其中 BLS 算法就是比较著名的一种阈值签名算法,它是唯一能产生非常简单且高效的阈值签名协议的签名方案,且签名是唯一的,这意味着对于给定的公钥和消息,只有一个有效的签名。

Non-interactive Distributed Key Generation (NIDKG):为了安全地部署阈值签名方案,Dfinity 设计、分析并实现了一种新的 DKG 协议,该协议在异步网络上运行且具有很高的健壮性(即使子网中多达三分之一的节点崩溃或损坏,它仍然可以成功),同时仍然能够提供可接受的性能。除了生成新密钥外,此协议还可用于重新共享现有密钥。此功能对于实现 IC 拓扑的自主演进至关重要,因为子网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成员变化。

PoUW:PoUW比 PoW 多了一个 U,它代表 Userful,主要是提高了不少性能,让节点机器少做无用功。PoUW 不会人为制造困难的哈希计算,它将算力尽可能的放在为用户服务上。大部分资源(CPU、内存)用于实际 canister 中代码的执行上。

Chain-evolution technology:是一种用于维护区块链状态机的技术,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可以确保区块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 Internet Computer 协议中,Chain-evolution technology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核心技术:

1.Summary blocks:每个 epoch 的第一个区块是一个 summary block,它包含了一些特殊的数据,用于管理不同的阈值签名方案。其中,一个低阈值方案用于生成随机数,而一个高阈值方案用于认证子网的复制状态。

2.Catch-up packages (CUPs):CUPs是一种用于快速同步节点状态的技术,它可以让新加入的节点快速地获取到当前状态,而不需要重新运行共识协议。

我对整个IC底层技术的逻辑性推导为:

在传统的公钥密码学中,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公私钥对,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节点的私钥被泄露或被攻击,那么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都会受到威胁。而阈值签名方案将一个密钥分成多个部分,分配给不同的节点,只有当足够数量的节点合作才能生成签名,这样即使某些节点被攻击或泄露,也不会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太大影响。此外,阈值签名方案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去中心化程度,因为它不需要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来管理密钥,而是将密钥分散到多个节点中,这样可以避免单点故障和中心化风险。因此,IC 使用阈值签名方案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希望用阈值签名的方式来完成一个安全性高,可扩展,可快速验证的通用区块链。

而 BLS 就是一种著名的阈值签名算法,它是唯一能产生非常简单且高效的阈值签名协议的签名方案。且 BLS 签名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需要保存签名状态,只要消息内容不变,签名就是固定的,这意味着对于给定的公钥和消息,只有一个有效的签名。这都保证了极高的扩展性,因此 ICP 选择了 BLS 方案。

因为用了阈值签名,所以需要有一个分发者来分发密钥片段给不同的参与者,但是这个分发密钥片段的人就是一个单点,容易导致单点故障问题,因此 Dfinity 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的密钥分发技术,也就是 NIDKG,在子网创建的初始化时期,所有参与的 Replica 共同非交互式地生成一个公钥 A,对于对应的私钥 B,每个参与者通过数学方式分别算出和持有其中的一个衍生计算出来的 secret share。

要想做 NIDKG,就得保证分布式的每一个参与方都没有作假,因此每个参与者不仅可以得到自己的 secret share,还可以公开验证自己的 secret share 是否正确,这是实现分布式密钥生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那如果万一某个历史时刻的子网密钥被泄漏了呢?怎么保证历史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呢?Dfinity 采用了一种前向安全的签名方案,这保证了即使某个历史时刻的子网密钥被泄露,攻击者也无法更改历史区块的数据,这样也防止了后期腐败攻击对区块链历史数据的威胁。如果这个限制更强一些,其实也可以保证信息在传输时不会被窃听成功,因为时间戳对不上,即使短时间内密钥被破解了,也无法破解过去的通信内容。

有了 NIDKG 之后,如果某一段 secret share 长期被一个节点持有,一旦各个节点逐渐被黑客侵蚀,整个网络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需要不停地进行密钥更新,但是密钥更新也不能要求所有参与者 Replica 必须齐聚一堂交互通信,而是也必须非交互式地进行。但是因为公钥 A 已经在 NNS 里面注册好了,别的子网也都会用这个公钥 A 来进行验证,因此子网公钥最好不要变。可是子网公钥如果不变的话,节点间的 secret share 怎么更新呢?因此 Dfinity 设计了一种 Key resharing protocol,在不创建新公钥的前提下,所有持有当前版本 secret share 的 Replica 非交互式地生成新一轮的衍生 secret share 给到新版本的 secret share 持有者,这样

既保证了新版本的 secret share 是经过当前所有合法 secret share 持有者的认证的

也保证了旧版本的 secret share 不再合法

还保证了即使未来新版本的 secret share 泄漏了,旧版本的 secret share 也不会泄漏,因为两者之间的多项式毫不相关,是无法反推出来的。这也是前面刚刚介绍的前向安全性。

另外保证了高效重新随机分发,当受信任节点或访问控制发生变化时,可以随时修改访问策略和控制者,无需重新启动系统。这在许多场景下都大大简化了密钥管理机制。例如,这在子网成员变化的情况下非常有用,因为重新共享将确保任何新成员都有适当的 secret share,而任何不再是成员的副本将不再有 secret share。此外,如果在任何一个时期或甚至每个时期中泄露了少量的 secret share 给攻击者,这些 secret share 对攻击者也没有任何好处。

因为传统的区块链协议需要存储从创世块开始的所有块信息,随着区块链的增长,这会导致可扩展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链想开发一个轻客户端都非常麻烦。于是 IC 想解决这个问题,因此 IC 开发了 Chain-evolution Technology,在每个 epoch 结束时,已处理的所有 input 和需要 consensus 信息都可以安全地从每个 Replica 的内存中清除,这极大地降低了每一个 Replica 的存储要求,它使得 IC 能够扩展以支持大量的用户和应用程序。此外,Chain-evolution technology 还包含 CUPs 技术,它可以让新加入的节点快速地获取到当前状态,而不需要重新运行共识协议,这大大降低了新节点加入 IC 网络的门槛和同步时间。

综上,IC 的所有底层技术都是一环扣一环,基于密码学(来自理论),也充分考虑了整个行业的难题如快速同步节点(来自实践)。真乃集大成者也!

ICP的特性 / Key Features

反向Gas模型:传统的区块链系统大多要求用户先持有原生Token,例如 ETH,BTC,然后消耗原生token来支付交易手续费。这增加了新用户的进入障碍,不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为什么我刷个 Tiktok 一定要先持有 Tiktok 的股票?而 ICP 采用了反向 Gas 模型设计,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ICP 网络,项目方会负责手续费,这降低了使用门槛,更契合了互联网服务的习惯,有利于获得更大规模的网络效应,从而支持更多用户的加入。

稳定的Gas:对于市面上的其他公链来说,为了链的安全性,也为了转账需要,就会有人去买原生token,矿工就去拼命地挖,或者有人拼命地屯原生token,这样就为这条公链贡献了算力例如 Bitcoin,或者为这条公链提供了质押经济安全性例如 Ethereum。可以说我们对 btc/eth 的需求其实是来源于 Bitcoin/Ethereum 公链对于算力/质押的要求,本质上也是链的安全要求。因此,只要是直接用原生token来付 gas 的链,以后还是会贵的,也许现在原生token便宜,但是只要链本身生态起来了,后面都会变贵。而 ICP 不一样,ICP 区块链中消耗的 Gas 叫 Cycles,这是通过消耗 ICP 兑换而来的,Cycles 在算法调节下处于稳定,与 1 SDR 锚定(SDR 可以看作综合多国法币计算后的稳定单位)。因此不管 ICP 以后涨到多少,你在 ICP 里面做任何事情消耗的金钱跟今天都是一样的(不考虑通胀)。

Wasm:使用WebAssembly (Wasm) 作为代码执行的标准,开发者可以使用多种流行的编程语言(比如Rust,Java,C++,Motoko等)去写代码,从而支持更多开发者的加入。

支持跑AI模型:Python语言也可以编译为wasm,Python用户量世界名列前茅,也是AI的第一语言,比如矩阵和大整数计算。已经有人在IC 上跑 Llama2 模型了,如果说未来AI+Web3的概念发生在ICP上,我一点也不会惊讶。

Web2的用户体验:目前ICP上的很多应用都做到了毫秒级查询、秒级更新的惊人成绩。如果不信你可以直接去使用OpenChat,一个纯链上的去中心化聊天应用。

链上运行前端:你只听说过后端的部分内容写成简单的智能合约,然后放在链上跑,这样可以保证数据资产等核心逻辑不被篡改。但是前端其实也需要完全跑在链上才安全,因为前端攻击是非常典型和频繁发生的问题。试想一下大家可能觉得 Uniswap 代码很安全,智能合约经过这么多年的这么多人的验证,代码也简单,肯定不会出问题吧。但是突然有一天如果 Uniswap 的前端被劫持了,跟你交互的合约其实是黑客部署的一个恶意合约,你可能瞬间就会倾家荡产。但是如果你将前端代码全都存储和部署在 IC 的 Canister 里,最起码通过 IC 的共识安全保证了前端代码无法被黑客攻击篡改,这个防护就比较完善了,且 IC 上可以直接运行和渲染前端,并不影响应用的正常运作。在 IC 上,开发者可以直接构建应用程序,无需传统云服务、数据库或支付接口,也没有必要购买一个前端服务器或担心数据库、负载均衡、网络分布、防火墙等问题。而用户通过浏览器或移动端 App 就可以直接访问 ICP 上部署的前端网页,例如我之前部署的一个个人博客。

DAO 控制代码升级:现在许多 DeFi 协议,项目方拥有完全控制权,可以任意发起重大决定如暂停运营、卖出资金等,完全不经过社区投票商议,这种 case 相信大家都有见证或者听说过。相比之下,ICP 生态下的 DAPP 代码运行在 DAO 控制的容器内,即使某个项目方在投票中占较大比重,但也实行公示投票流程,满足了本文最开始描述的区块链透明化的必要条件。这种流程保证机制更能反映社区意愿,相对目前的其他公链项目来说在治理上实现程度更优。

协议自动升级:当需要升级协议时,可以在summary block中添加新的阈值签名方案,从而实现自动协议升级。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硬分叉所带来的不便和风险。具体来说,ICP 中的 Chain Key 技术可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通过一种特殊的签名方案来维护区块链状态机。在每个 epoch 的开始,网络会使用一个低阈值签名方案来生成随机数,然后使用一个高阈值签名方案来认证子网的复制状态。这种签名方案可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实现自动协议升级,从而避免了硬分叉所带来的不便和风险。

(Proposal Voting)

Fast fowarding:是 Internet Computer 协议中的一种快速同步节点状态的技术,它可以让新加入的节点快速地获取到当前状态,而不需要重新运行共识协议。具体来说,Fast forwarding 的过程如下:

1.新加入的节点获取当前 epoch 的 Catch-up package (CUP),其中包含了当前 epoch 的 Merkle 树根、summary block 和随机数。

2.新加入的节点使用 state sync subprotocol 从其他节点获取当前 epoch 的完整状态,同时使用 CUP 中的 Merkle 树根验证状态的正确性。

3.新加入的节点使用 CUP 中的随机数和其他节点的协议消息运行共识协议,从而快速地同步到当前状态。

Fast forwarding的优点是可以让新加入的节点快速地获取到当前状态,不需要像一些其他公链一样必须从头开始出块。这样可以加速网络的同步和扩展,同时,它也可以减少节点之间的通信量,从而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fast forwarding)

去中心化的互联网身份:在 IC 上的身份系统,真的让我觉得 DID 问题完全可以被解决掉了,而且是彻底解决掉,不管是扩展性还是隐私性。IC 上的身份系统目前有一个实现版本被称为Internet Identity,还有基于它开发的更强大的NFID。

它的原理如下:

1.注册时,它会为用户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私钥储存在用户设备内的 TPM 安全芯片中且永远不会泄漏,而公钥会被分享给网络上的服务。

2.当用户要登录一个 dapp 时,dapp 会为用户创建一个临时会话密钥。这个会话密钥会被用户通过授权电子签名的方式签名,这样 dapp 就获得了验证用户身份的权限。

3.会话密钥的签名后,dapp 就可以使用该密钥代表用户访问网络服务,而用户无需每次都进行电子签名。这类似 Web2 中的代表授权登录。

4.会话密钥只有短时间的有效期,过期后用户需要重新通过生物识别授权签名来获得新的会话密钥。

5.用户的私钥一直保存在本地的 TPM 安全芯片中,不会离开设备。这保证了私钥的安全和用户的匿名属性。

6.通过使用临时会话密钥,不同 dapp 无法互相追踪用户身份。实现真正的匿名和私密访问。

7.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多设备间同步管理自己的 Internet Identity,但设备本身也需要相应的生物识别或硬件钥匙进行授权。

Internet Identity 的一些优点如下:

1.不需要记住密码。使用 biometrics 功能如指纹识别直接登录,无需设置和记住复杂密码。

2.私钥不离开设备,安全性更高。私钥保存在 TPM 的安全芯片内,无法被窃取,解决 Web2 中用户名密码被盗的问题。

3.匿名登录,无法被跟踪。不同于 Web2 用邮箱作为用户名可跨平台追踪,Internet Identity 解除了这种跟踪。

4.多设备管理更便利。可以在任何支持 biometrics 的设备登录同一个账号,而不是单设备限定。

5.不依赖中心服务商,实现真正去中心化。不同于 Web2 中 usernames 对应邮箱服务商的模式。

6.采用委托认证流程,每次登录无需重复签名,用户体验更好。

7.支持使用专用安全设备如 Ledger 或 Yubikey 登录,安全性提升。

8.隐藏用户实际公钥,无法通过公钥查询交易记录从而保障用户隐私。

9.与 Web3 区块链无缝兼容,可以安全高效地登录和签名区块链 DApp 或交易。

架构更先进,代表了 Web2 和 Web3 优点的有机融合,是未来网络账号和登录的标准。

除了能提供新的用户体验,同时也采取了以下技术手段来保证其安全性:

1.使用 TPM 安全芯片储存私钥,该芯片被设计成即使开发人员也无法接触或提取私钥,防止私钥被窃取。

2.生物认证如指纹或面容识别等二次认证机制,需要结合所在设备进行验证,使得只有持有设备的用户能使用该身份。

3.会话密钥采用短期失效设计,限制被盗用的时间窗口,并强制在会话结束时销毁相关密文,降低风险。

4.公钥加密技术使得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被加密,外部监听者无法得知用户私密信息。

5.不依赖第三方身份提供商,PRIVATE KEY 由用户自行生成和控制,不信任第三方。

6.结合 IC 区块链共识机制带来的不可篡改性,确保整个系统运转的可靠性。

7.正在不断更新升级相关密码学算法和安全流程,例如加入多重签名等更安全的机制。

8.开放源代码和去中心化设计优化透明度,利于社区协作提升安全性。

(Internet Identity)核心团队 / Core Team

从团队来看,共有 200+ 员工,都是非常精英的人才。员工共发表论文 1600+,被引用 10w+,共持有专利 250+。

从学术上看,他最近的数学理论包括 Threshold Relay 和 PSC 链,Validation Towers and Trees 和 USCID。

从技术背景上看,他具备深厚的技术研发背景,早年就从事大数据和分布式计算领域的研究,这为建设复杂的 ICP 网络奠定技术基础。

从创业上来看,他之前利用自己的分布式系统运营了一个 MMO 游戏,该系统托管了数百万用户。2015 年 Dominic 开始启动 Dfinity ,同时他也是 String labs 的总裁和 CTO。

从视野上来看,他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了去中心化互联网的概念,长期推进这个宏伟项目是一个不易之举,目前来看他的设计思路很具备前瞻性。

创始人Dominic Williams是一名加密理论家,也是连续创业的企业家。

在技术团队上,Dfinity 的实力非常强大。Dfinity 基金会集结了大量顶尖的密码学和分布式系统专家,例如Jan Camenisch,Timothy Roscoe,Andreas Rossberg,Maria D.,Victor Shoup等,甚至 BLS 密码算法作者中的 “L” -Ben Lynn也在 Dfinity 任职。这为 ICP 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区块链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技术,而顶尖人才的聚集能带来技术突破,这也是 ICP 一个关键的优势所在。

Dfinity Foundation Team融资与经济模型 / Fund-raising & Tokenomics

这一块内容如果也讲的话,本文就太长了,因此我决定后面单独写一篇文章给大家详细分析下。本文更侧重从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方向看,为什么 ICP 机会很大。

应用 / Applications

ICP 上可以开发所有类型的应用,社交平台,创作者平台,聊天工具,游戏,甚至元宇宙游戏。

有很多人说 IC 上由于很难做到全局状态一致,因此天然不适合做 DeFi,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不是全局状态一致难做,是低延迟下的全局状态一致难做。如果你能接受 1 分钟的时间,全球 1 万台机器也可以做全局一致性。Ethereum 和 BTC 现在这么多节点,不是已经被迫实现了高延迟下的全局状态一致嘛,也因此它们目前无法做到横向的无限扩展。IC 通过切分子网的方式首先解决横向无限扩展的问题,至于低延迟下的全局状态一致,通过强一致性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良好设计的网络拓扑,高性能的分布式数据同步,时间戳有效校验,成熟的容错机制,也是可以达成的。但是实话实说,在 IC 应用层面上做一个交易平台和现在华尔街那批人做的高性能交易平台难度会更大,不仅仅是多机房达成一致。但是,难度大不代表完全不能做,而是要先解决很多技术问题,终归会找到一种适中的状态,既保证了安全性,也保证了人们可以接受的体验。比如下面的 ICLightHouse。

ICLightHouse,一个全链上的 orderbook dex,全链上什么概念?多少技术难点要解决?在别的公链上这连想都不敢想,但是在 IC 上最起码 it’s doable,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OpenChat,一个体验非常棒的去中心化聊天应用,我目前在整个区块链行业没有看见过第二个这样的产品,之前有很多其他团队也在这个方向做过尝试,最终都因为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失败了,归根结底还是用户觉得体验不行,比如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发一条消息要 10 秒,接收别人的消息也要 10 秒。但是,在 ICP 上三个人的一个小团队就做出了这么成功的产品,到底有多丝滑大家自己去体验。欢迎加入组织,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思想的碰撞,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享受到言论自由的爽感。

Mora,一个属于超级创作者的平台,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创建一个星球,打造自己的个体品牌,且你输出的内容永远是属于你自己的,甚至可以支持付费阅读。堪称是去中心化的知识星球了,我现在已经每天都要在上面刷新文章了。

Mora - 0xkookoo

OpenChat 和 Mora 应用是我真真实实基本上每天都在用的产品,让人有一种离不开的舒适感,两个词形容就是自由和充实。

目前已经有一些团队在 IC 上开发游戏应用了,我觉得全链游戏这个叙事可能最终会由 IC 来接管。就像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里面的 GameFi 部分所说的,游戏可玩性和趣味性是项目方要考虑的事情,可玩性在 IC 上是更容易实现的,期待Dragginz的大作。

总结 / Summary

ICP 就像地球一样,Chainkey 技术就像地球内核,它与 ICP 的关系类似于 TCP/IP 协议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关系,每一个 Subnet 就像亚非拉大陆一样,当然 Subnet 也可以是太平洋/大西洋,在大陆和海洋中有不同的建筑和区域(Replica 和 Node),每一个区域和建筑上可以种植物(Canister),也有不同的动物快乐地生活着;

ICP 支持横向扩展,每个子网自治的同时还可以在不同子网之间进行通信。不管你是什么应用,social media,金融,哪怕是元宇宙,都可以通过这种分布式的网络来达成最终一致性。想要在同步的条件下达成全局账本很容易,但是想在异步的条件下达成 ”全局状态一致” 的挑战就很大了,目前来看只有 ICP 有机会做到这一点。

需要注意,这里指的不是“全球状态一致”,而是“全局状态一致”。“全局状态一致” 要求所有参与的节点【对所有的操作顺序达成一致】,【最终结果一致】,【客观一致,不依赖于节点是否发生故障】,【时钟一致】,【即时一致,所有的操作都被同步处理】,这在 IC 单子网中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如果想要保证 “全球状态一致”,就需要所有的子网作为一个整体都对同一数据和状态达到上面的 “全局状态一致”,在实际实现上,这是不可能在低延迟内达到的,这也是目前 ETH 等公链无法横向扩展的瓶颈所在。因此 IC 选择了在单子网内达成共识,其他子网通过通信的方式快速验证其结果没有造假,以此达到 “最终的全局状态一致”。相当于同时结合了大型公链的去中心化性和联盟链的高吞吐量与低延迟性,并通过数学与加密算法证明的方式实现了子网横向无限扩展。

综上,可以看到,按照我在文章最前面思考的区块链最终发展方向,【主权】+【去中心化的多点中心化】+【透明化】+【代码执行的控制权】+ 【线性成本的无限扩展性】,

主权是区块链唯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包括资产主权,数据主权,言论主权等,否则没必要有区块链这个东西;

IC 完全做到了

不可篡改性是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只要你能保证我的主权不受损害,我随便你篡改,世界上每个人的资产都被篡改同比例翻倍,有什么区别?

IC 也做到了

完全的去中心化不可能做到,不管怎么设计,总有“天赋”异禀者/既得利益者占据更大话语权,也总有人会主动选择不参与,【去中心化的多点中心化】是最终格局;

IC 就是目前所有公链中做得最好的,既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又能够充分利用中心化实体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实现网络的治理和运营。

透明化是必须,这场全人类的社会实验不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说得上话,都能有权利保护自己的主权吗?虽然总有人懒,总有人愿意相信更专业的人,总有人为了效率最大化主动选择放弃投票,但是,这也是他们主动做出的选择,他们有权利但主动选择不行使。只要一切是透明的,没有暗箱操作,死个明白我也愿意接受,输了是我技不如人,优胜劣汰,这也符合市场经济;

IC 完全做到了

代码执行的控制权才是核心,否则就是脱裤子放屁,投票公示一周,最后项目方还是部署了作恶版本的代码,哪怕不是作恶版本,也是在戏弄大家。

目前只有 IC 做到了

线性成本的无限扩展性,随着区块链与现实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基础设施上无法支持无限的扩展性,或者扩展起来太贵,都是不可接受的。

目前只有 IC 做到了

根据上面的这些事实和我的思考分析,我认为,ICP = 区块链 3.0。

本文只是为了从区块链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来聊一聊为什么 ICP 很有可能会是区块链 3.0 的创新驱动者,但不可否认的是 ICP 的 Tokenomics 设计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生态也暂时没有爆发,目前 ICP 距离我心目中最终的区块链 3.0 还需要继续努力。不过不用担心,这个事情本来就很难,即使是 Dfinity Foundation 也已经准备好了 20 年的 Roadmap,主网上线才 2 年就已经达成这么大的成就了,目前也已经利用密码学方式在对接 BTC 和 ETH 生态,相信 3 年后会更上一层楼。

Future

IC 目前已经完成了从下至上的 Infra 搭建,从上至下的应用也初见端倪。我最近的直接观感是,IC 能打的牌越来越多了,为下一个牛市做足了准备。

IC 是一个范式的更新,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是单机计算到分布式计算的范式迁移,更是单机系统到分布式系统的范式迁移。去中心化云计算的概念可以让很多小型的公司在初始阶段就享受到一站式的开发体验。

按照俞军老师的产品价值公式:产品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迁移成本,未来只要某些人发现加入 IC 生态的体验收益大于 Migration 成本,IC 会有更多人包括项目方和用户的加入,“云计算” 的规模效应就会更容易体现出来。解决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IC 的正向飞轮也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每个人对于体验的定义是有主观性的,因此总有人会选择先加入,而有的人选择后加入,先加入的人承担更大的风险,但通常也会平均获得更大的收益。

References

https://internetcomputer.org/whitepaper.pdf

https://dfinity.org/

https://forum.dfinity.org/t/llama2-c-llm-running-in-a-canister/21991/2

https://icp.guide/costs-on-the-internet-computer/

https://www.woshipm.com/pd/3055985.html

https://www.woshipm.com/pmd/2595761.html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32405

https://www.modb.pro/db/33106#:~:text=“去IOE化”最早是,架构已经成为了趋势。

https://www.jianshu.com/p/dc146f2d5a47

https://www.tmtpost.com/498656.html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13344

https://eprint.iacr.org/2021/339

https://medium.com/dfinity/composite-queries-horizontal-scaling-for-multi-canister-dapps-e766e62bdea9

https://www.binance.com/en-NG/feed/post/141158

区块链大热项目ICP,你站在山顶哪个位置? - 知乎

区块链大热项目ICP,你站在山顶哪个位置?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区块链大热项目ICP,你站在山顶哪个位置?窦娥​交易suo相关请私聊咨询.这是K君的第94篇原创这几天很多人问k君:我在高位买了ICP,还有希望解套嘛?能不能出一篇文章好好解释一下。k君这几天特地认真学习了一下ICP。今天就和大家说说个人的愚见,欢迎一起讨论。这几天的行情,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个反复震荡的过程,而且是震荡向下,给人熊市来了的假象。k君猜测,主力的真正目的是将散户洗下车,轻装上阵。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风险。万一真的直接进入熊市呢?市场刚刚教育了我们一次,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不论各种分析证明市场还在牛市,我们始终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我们是来这里投资赚钱的,不是散财童子。只要我们克制住自己的贪欲,那么庄家就很难割你的韭菜。我们可以少赚钱甚至不赚钱,但是我们绝不能亏钱。这是k君粉丝们必须遵守的原则,请一定记住!1,为什么不能投ICP?今天和大家分析一下ICP这个项目。内容会涉及到技术方面的东西,可能有点烧脑,如果现在不能理解,请把文章收藏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币圈时间足够长,总有一天你会理解的。ICP首次发行时间是2019年7月1日。众筹价格是1.9美元,首日开盘价为0.63美元。曾在5月11日达到776美元的高位,此后便一路下跌,现在的价格是107美元。很多投资者都是在500~600的位置买入ICP,本想着靠它狠赚一笔,然而突然下跌的行情,给了他们重重一击。被套的结结实实。一点挣扎的空间都没有,委实难受极了。我看着也心疼,关键是他们被市场上各种自媒体文章所迷惑。他们把ICP形容为与以太坊分庭抗礼的项目。未来潜力不可估量。大家以后遇到类似的项目一定要冷静。这个项目不比shib,shib能在几天翻十倍是因为马斯克喊单了,关键是单价便宜,很容易拉升。在来看看ICP,500多美金的单价,难不成他出来就直接走完了以太坊8年走过的路。即使你很牛,几年之内,这个价格的想象空间也不大了。所以这类投资,应该慎重。价值币应该投被市场认可的。2,什么是ICP?ICP是基于公链Dfinity项目的代币。Internet Computer是一个第一层协议,目的是成为互联网的计算机,提供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区块链的全球计算机,通过ICP协议,所有开发者利用点对点网络计算资源建立一个虚拟的区块链计算机网络。在网络上,所有的软件以及智能合约都可以以进行部署,并具有区块链可追溯,不可篡改和分布式的特性。通过以太坊的对比,我们就更加容易理解ICP了。以太坊现在的风头就连比特币都要退避三舍,旨在成为区块链世界的基层基础,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支持各种去中心化应用。那么ICP要做什么呢?它要通过数据分配特殊身份来替代传统互联网,并最终将整个网络的治理权移交给所有的用户。完全的去中心化。大家只要知道这个icp项目的任务就是建造超级互联网计算机,将现有的互联网改变成具有超级功能的分布式计算机。这个超级计算机拥有巨大的吞吐量,交易速度堪比中心化,还可以继续提速。可以承载更多,更大型的应用。可以提供区块链云计算,可以为企业级的去中心化应用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基础设施。所以他被吹捧,因为他要做的事情,确实很牛。3,Dfinity的特点我们现在用的都是中心化应用。比如说大家在阿里云或者AWS上面租一个服务区,再部署应用以及数据库上去。Dfinity相当于把整个阿里云或者AWS虚拟化,抽象出来一个独立的Layer1,只需要在Dfinity上有个容器,不在需要关注安全和服务器,就可以横向扩容,在加上代币经济,就可以让这个上台自动运转起来。Dfinity就相当于一个超的虚拟主机,上面有各种应用,每个应用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同时可以开放数据接口给其它应用。直接颠覆了现在中心化的应用场景,信息不再是被重重保护的孤岛。这样就进一步提升了数据的利用率,且未来可以延伸到数据资产化。Dfinity第一个目标就是重构IT系统。让现有IT系统中的社交软件、电商软件、娱乐软件等应用在开放式商业生态中实现协同效用。同时还能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不在需要组建it团队去维护运营。Dfinity这样的区块链计算平台设计成本是远远高于中心化云计算的成本。但是因为分布式的、最小化的信任机制,区块链it系统的人力成本可以大幅缩减。至少可以减少90%。未来可以把原来传统运维基础工作变成云操作,分装在Dfinity底层,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从前端到业务所有的数据都托管在Dfinity上,所以,可以这样说Dfinity能真正成为完全去中心化的应用生态网络。Dfinity还可以用于以太坊,帮助拓展以太坊虚拟生态所提供的可选项。因为以太坊上的前端是排在中心化服务器上,在技术上是可以被屏蔽的,所以,以太坊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Dfinity是基于一种称为互联网计算协议(ICP)的新型分散协议构建的,该协议将大量的计算能力结合在一起,以产生能够支持任何规模和复杂性的应用程序的单个统一计算机平台。ICP代币是通胀模式,增发的ICP用来支付节点运行的奖励,以及为ICP治理额参与者提供奖励。ICP平台上,最基本的组成元素被称为Canister,很多人翻译成容器,这个容器可以复制,分叉,自由组织。整个程序运行的燃料是Cycle,相当于以太坊的gas。Cycle的价格锚定法币,1瑞士法郎等价于1兆cycls的计算资源,cycls是通过ICP兑换而来,随着程序驱动而消耗,ICP就产生了通缩压力。总的说来特点可归纳如下:1.无缝连接:DFINITY可以被全世界所共享 ,内部系统之间可以无缝的交互,同时保护隐私。2.无限性能:DFINITY重新定义了企业IT,具有高度容错性能,彻底告别了备份恢复、数据库、复杂的防火墙设置,简化系统并大幅削减IT人力成本,不会因为故障而崩溃。3.开放式可编程平台:DFINITY通过简化技术栈和简化开发存储,大幅降低了开发难度。DFINITY不仅可以构建各类应用,它的开发语言具有很强简洁性,同时具有很大包容性。4,带来了什么创新?ICP是公链Dfinity的代币。我们现在所处的传统互联网时代,我们享受着tx、阿里提供的服务,同时我们也免费无偿的贡献了自己的数据。表面上看,这很公平。但是这些互联网巨头,用用户数据获取行业发展红利的同时,自己也不断的成长,对整个行业形成了垄断。短时间来看,这种垄断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也有一个潜在风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生的。那就是中心化信任的问题。用户手无寸铁,而这些巨头手里有大炮,不论这颗炮弹会不会发射。我们其实失去了平等的对话权。而icp创建的互联网计算机,则可以通过独立的数据中心,让程序在网络上直接运行。将数据的最终控制权从巨头那里夺回来,由我们自己掌控。传统的互利网生态建立在物理层和互联网基础协议层之上,包含很多的架构,比如说云服务、CDN、DNS、数据层、防火墙等诸多组件。ICP将这些传统的架构打包成现成的服务,尤其涉及到分布式架构中的负载均衡、CDN/DNS等基础服务的配置等,ICP提供了替代物,底层替换为了分布式计算机。还有一个重大创新就是网络神经系统(NNS),它的作用就是控制、配置和管理整个ICP网络,确保整个网络系统不出问题,提升整个网络的性能。如果说ICP是一台巨型的分布式计算机的话,那么各个数据中心节点提供了运行的硬件设施。NNS就是这台计算机的管理员,通过提案的方式决定ICP这台超级计算机网络运行机制和生态中分配利益等。我们手里购买的代币ICP就可以通过NNS网络神经系统治理体系参与整体生态的中的决策,参与锁定的周期往往很长,从用户决定撤销神经元到拿到ICP代币,至少需要6个月,最长8年。这种方式能够将用户利用与系统利益深度绑定。4,总结本质上来说,ICP就是对标以太坊而生的。在区块链世界里一样干着底层架构的活,至于未来如何发展,我们还不得而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市场期待的明星项目,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运行应用端需要大数据中心的特点,普通人就很难参与到其中。去中心化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中心化。虽说官方将数据中心分布到全世界不同地方,企图实现去中心化。实在是有点掩耳盗铃的意味。所以,ICP肯定是有价值的,而且价值不小。实现价值的前提是落地。所以,它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至于被深套的投资者,目前也只能等待。如果遇反弹,尽量减仓处理。别在这一颗不确定的树上耗着,去其它的地方看看。也许会发现更加美丽的风景。这篇文章,k君写得委实痛苦,有点烧脑。更多细节,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吧!!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捂住耳朵的k君」,每天5.30首发最新原创文章。发布于 2021-05-30 19:09网站备案币圈​赞同 14​​10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ICP(Dfinity)的未来前景及项目分析 - 知乎

ICP(Dfinity)的未来前景及项目分析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ICP(Dfinity)的未来前景及项目分析阿飞前言:Definity(ICP)这个币算是2021年上线最有光环的一个项目了,从2016年发行到2021年上线,算是战线拖得最长的一个项目,当然由于其去中心化全网计算机的属性,从发行到现在为止一直拥有很高的呼声,更是出现在各种统计天王级项目的名单内,算是风光无限。ICP简介Internet Computer,简称为ICP币,供应总量为46921.3万 ICP。Dfinity创始人Dominic Williams在推特上表示Dfinity正在通过Chian Key技术集成比特币,D集成是通过 Chain Key加密协议(一组编排IC节点的加密协议)和容器实现的。ICP币是Internet Computer项目的治理代币。可以用于参与治理:您可以将它们锁定在“投票神经元”内,从而将它们置于网络神经系统(NNS)中。投票神经元获得投票奖励。在流动民主计划中,可以用ICP币手动投票,或配置为跟随其他神经元自动投票。网络神经系统通过算法介导了社区的意志。治理系统中投入的价值越多,网络的安全性就越高;网络神经系统可以将ICP转换为“周期”。这是创建循环的唯一方法,该循环为计算提供了动力,也可以以其他方式使用。NNS会将价值1 SDR的ICP精确地转换为1万亿个周期。ICP诞生终于在经过 6 年的测试和迭代后,这个曾经的天王级公链项目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京时间 2021 年 5 月 8 号凌晨 1 点,DFINITY 主网正式上线。Internet Computer是DFINITY 基金会的一项区块链项目,计划将公共互联网的功能从连接数十亿人(通过TCP / IP协议)的网络扩展到能够为数百万开发人员和企业家(通过 ICP协议)赋能力的网络。 目的是提供一种革命性的新方法来构建大众市场的开放式Internet服务,泛工业平台,安全的企业系统和网站以及DEFI, 去除对传统的IT,例如集中式云计算服务,数据库和防火墙的依赖。ICP 目前已经在 Binance、Coinbase Pro、Huobi、OKEx 等主要加密货币交易所推出。而在启动不到一周时间,它便以近 380 亿美元的市值成功跻身加密货币前十(CoinMarketCap)。为什么要叫互联网计算机?或许与 Dfinity 想要实现的两大目标有关,一是打破由于少数互联网巨头特别强势所带来的信息孤岛效应,二是通过重构现有的企业 IT 系统,大幅降低成本。ICP要做什么?它要通过数据分配特殊身份来替代传统互联网,并最终将整个网格的治理权移交给所有的用户。完全的去中心化大家只要知道这个 icp 项目的任务就是建造超级互联网计算机,将现有的互联网改变成具有超级功能的分布计直机.这个超级计算机拥有巨大的吞吐量,交易速度堪比中心化,还可以継续提速。可以承载更多,更大型的应用可以提供区块链云计算,可以为企业级的去中心化应用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基础设施。所以他被吹捧,因为他要做的事情,确实很牛。Dfinity的应用我们现在用的都是中心化应用,比如说大家在阿里云或者 AWS 上面租一个服务区,再部署应用以及数据库上去,Dfinity 相当于把整个阿里云或者 AWS 虚拟化,抽象出来一个独立的Layer1,只需要在 Dfinity 上有个容器,不在需要关注安全和服务器,就可以横向扩容,在加上代币经济,就可以让这个上台自动运转起来。 Dfinity 就相当于一个超的虚拟主机,上面有各种应用,每个应用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同时可以开放数据接口给其它应用,直接颠覆了中心化的应用场景,信息不再是被重重保护的孤岛。这样就进一步提升了数据的利用率,且未来可以延伸到数据资产化, Dfinity 第一个目标就是重构 IT 系统。让现有I T 系统中的社交钦件、电商软件、娱乐软件等应用在开放式商业生态中实现协同效用,同时还能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不在需要组建 it 团队去维护运营, Dfinity 这样的区块链计算平台设计成本是远远高于中心化云计算的成本。但是因为分布式的、最小化的信任机制,区块链 it 系统的人力成本可以大幅缩减,至少可 L 减少90%,未来可以把原来传统运维基础工作变成云操作,分装在 Dfinity 底层,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从前端到业务所有的数据都托管在 Dfinity 上,所以,可以以这样说 Dfinity 能真正成为完全去中心化的应用生态网络。Dfinity 还可以用于以太坊,帮助拓展以太坊虚拟生态所提供的可选项。因为以太坊上的前端是排在中心化服务器上,在技术上是可以被屏蔽的,所以,以太坊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 Dfinity 是基于一种称为互联网计算协议( ICP )的新型分散协议构建的,该协议将大量的计算能力结合在一起,以产生能够支持任何规模和复杂性的应用程序的单个统一计算机平台。 ICP 代币是通胀模式,增发的 ICP 用来支付节点运行的奖励,以及为 ICP 治理额参与者提供奖励, ICP 平台上,最基本的组成元被称为 Canister ,很多人翻译成容器,这个容器可以复制,分叉,由组织,整个程序运行的燃料是 Cycle ,相当于以太坊的 gas , Cycle 的价格描定法币,1瑞士法郎等价于1兆 cycls 的计算资源, cycls 是通过 ICP 兑换而来,随着程序驱动而消耗, ICP 就产生了通缩压力。Dfinity特点1.无缝连接: DFINITY 可以被全世界所共享,内部系统之间可以无缝的交互,同时保护隐私。2.无限性能: DFINITY 重新定义了企业 IT ,具有高度容错性能,彻底告别了备份恢复、数据库、的防火墙设置,简化系统并大幅削减 IT 人力成本,不会因为故章而崩溃。3.开放式可编程平台: DFINITY 通过简化技术栈和简化开发存储,大幅降低了开发难度。 DFINITY 不仅可以构建各类应用,它的开发语言具有很强简洁性,同时具有很大包容性。Dfinity的创新我们现在所处的传统互联网时代,我们享受着 tx 、阿里提供的服务,同时我们也兔费无偿的贡献了自己的数据,表面上看,这很公平,但是这些互联网巨头,用用户数据获取行业发展红利的同时,自己也不断的成长,对整个行业形成了垄断,短时间来看,这种垄断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也有一个潜在风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生的。那就是中心化信任的问题,我们其实失去了平等的对话权,而 icp 创建的互联网计算机,则可以通过独立的数据中心,让程序在网络上直接运行。将数据的最终控制权从巨头那里夺回来,由我们自己掌控,传统的互利网生态建立在物理层和互联网基础协议层之上,包含很多的架构,比如说云服务、 CDN 、 DNS 、数据层、防火墙等诸多组件。 ICP 将这些传统的架构打包成现成的服务,尤其涉及到分布式架构中的负载均衡、 CDN / DNS 等基础服务的配置等, ICP 提供了替代物,底层替换为了分布式计算机,还有一个重大创新就是网络神经系统( NNS ),它的作用就是控制、配置和管理整个 ICP 网络,保整个网络系统不出问题,提升整个网络的性能,如果说 ICP 是一台巨型的分布式计算机的话,那么各个数据中心节点提供了运行的硬件设施。NNS 就是这台计算机的管理员,通过提案的方式决定 ICP 这台超级计算机网络运行机制和生态中分配利益等,我们手里购买的代币 ICP 就可以通过 NNS 网络神经系统治理体系参与整体生态的中的决策,参与锁定的周期往往很长,从用户决定撤销神经元到拿到 ICP 代币,至少卖要6个月,最长8年。这种方式能够将用户利用与系统利益深度绑定。ICP的未来行情从 7 月底到 8 月底,ICP 的价格上涨了 150% 以上,是自上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尽管 Dfinity 和加密社区成员否认了暴涨和暴跌的指控,但其开盘估值和庞大的流动性仍然引发了质疑,ICP 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从负面新闻中恢复过来。ICP 的价格在一个小的盘整范围内产生共鸣,从上次牛市反弹中短暂休息。然而,在 9 月 3 日,随着整合阶段的结束,ICP 代币终于设法从这个水平上进行了适当的突破,为加密货币交易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ICP 代币现价 79.8 美元,盘中涨幅 0.61 美元。根据 EMA (指数移动平均值)的数据,ICP 代币显示出看涨的前景,因为其价格在 20、50 和 100 的关键 EMA 上方交易。此外,代币的价格刚刚超过 100 EMA,目前正试图维持在其上方。RSI (强弱指标)值为 65,表明代币市场看涨情绪。然而,投资者可以注意到 RSI 线出现轻微的看跌背离。DFINITY 的原生代币 ICP 在模型中实现了从创造到销毁的全过程。ICP 增发用于奖励参与治理的神经元和数据中心,容器所有者会购买 ICP 换取 Cycles 来支持容器运行。随着 DFINITY 网络使用者不断增加,更多的人会购买 ICP 来运行容器,网络的价值也会不断增加。最后总结本质上来说, ICP就是对标以太坊而生的。在区块链世界里一样干着底层架构的活,于未来如何发展,我们还不得而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市场期待的明星项目, 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运行应用端需要大数据中心的特点,普通人就很难参与到其中。去中心化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中心化。虽说官方将数据中心分布到全世界不同地方,企图实现去中心化。实在是有点掩耳盗铃的意味。所以, ICP肯定是有价值的,而且价值不。实现价值的前提是落地。所以,未来前景不错,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致力于发现,投资并孵化更多具有潜力价值的项目,带领粉丝朋友们布局各种知名海外一级项目数十个,从而推动赋能行业进步和应用落地,进一步建立投资生态,全面联合各个领域的资源,帮助项目更好地发展。如果您对百倍潜力币项目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发布于 2021-11-09 11:50币圈区块链(Blockchain)比特币 (Bitcoin)​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专访ICP:回应质疑、进驻香港、ICP生态起航_on_机构_团队

专访ICP:回应质疑、进驻香港、ICP生态起航_on_机构_团队

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母婴

健康

历史

军事

美食

文化

星座

专题

游戏

搞笑

动漫

宠物

无障碍

关怀版

专访ICP:回应质疑、进驻香港、ICP生态起航

2023-07-28 01:17

来源:

CoinVoice

发布于:中国香港

原标题:专访ICP:回应质疑、进驻香港、ICP生态起航

CoinVoice:多个知名公链代币被SEC认定为证券,ICP也在列,对此你们有什么回应?

Herbert:我们有篇 Medium 的文章《DFINITY Thoughts on the SEC’s 6 June Complaint Against Coinbase》专门回应这个话题。

我们对SEC把ICP列为证券这件事感到意外和失望。我们不认同SEC的看法,我们不认为ICP属于证券。ICP是互联网计算机的功能型代币。互联网计算机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底层技术协议和基础设施网络。DFINITY基金会是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开源技术代码的主要开发者。DFINITY是一个总部在瑞士的非盈利组织,不获取商业收入,除了为互联网计算机贡献代码,还为生态里的其他开发者和参与者提供辅助。

DFINITY基金会受到瑞士法律的管辖和制约。DFINITY在瑞士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技术组织,招募了很多来自IBM,Google的一流科学家和工程师。我们的R&D研发团队在行业里被广泛公认是实力最强的团队之一。在瑞士,ICP被监管机构归属为一种功能性代币,我们也一直严格遵守当地的法规,确保ICP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行使自己的功能。我们也并不认为现有的法律会把ICP在美国规定为是一种证券。

SEC关于Coinbase的诉讼里包括了几个对ICP错误的观点,譬如,“DFINITY宣传自己会销毁ICP来支持ICP的价格“。DFINITY从来没有销毁过ICP代币,而且从来没有宣传自己会计划这么做。

CoinVoice:DFINITY 创始人表示,DFINITY 未来可能入驻香港数码港,背后有什么用意?

Herbert:DFINITY的创始人Dominic Williams (“Dom”) 在四月份来到香港,受邀参加Hashkey Group举办的Web3 Festival,在Day 1的主讲台上做了主题演讲,分享互联网计算机主网上线两年以来获得的蓬勃发展,ICP生态呈现的百花齐放的下一代Web3产品,以及激动人心的ICP发展蓝图。在L1公链的几位OG创始人里面,Dom应该是唯一当时来到香港的。DFINITY亚太团队为Dom在香港的这几天密集安排了跟华语IC社区主要开发者,社区领袖,投资机构,以及香港政府高管的会面。Dom对香港的印象非常好,深刻的感受到了亚洲华人社区对互联网计算机的巨大热情和殷切的期待。

展开全文

在这种氛围的鼓舞下,Dom提出了一个成立”ICP亚太联盟“的想法,响应港府去年10月提出的把香港打造成亚洲Web3中心的号召,以香港为基地,进一步扩展ICP生态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到互联网计算机的阵营。这个ICP亚太联盟将会跟香港的多家投资机构,Web3社区,开发者团队,香港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孵化器等生态参与方展开广泛的多边合作。

Dom的这个想法体现了DFINITY基金会对亚太社区的高度重视。DFINITY基金会虽然总部设立在瑞士,270人的全球团队里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国,但是跟亚洲有很深的渊源。早期的联合创始人Dom Ding来自中国,后来在硅谷遇到Dom,通过自己的孵化器Spring Labs孵化了DFINITY。DFINITY在成立初期,就得到了一众最具影响力的亚洲投资机构的鼎力支持 - Hashkey Group, Fenbushi Capital, SNZ Capital, 真格基金,Amino Capital,安密资本等多家机构的天使投资。正是有这批独具慧眼的亚洲投资机构的早期价值发现,才有了后来的硅谷顶流VC a16z和Polychain的投资和众多国际投资机构的认可。

两年前ICP的主网成功上线后,DFINITY成立了亚太团队,从此开始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华人社区深耕生态发展的各种机遇和途径,走出了一条跟欧美社区相比独具特色的发展路线。DFINITY连续两年成为万向区块链集团每年一度举办的行业盛会 - 上海区块链全球峰会的独家钻石赞助商,邀请Dom在大会上做主题演讲,大会期间在上海举办了盛况空前的ICP开发者线下聚会,重新跟中国最硬核的一批开发者,跟早期投资人群体,跟行业里各大社区,以及多家生态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DFINITY跟万向还合作了一个IC孵化营,孵化了10家颇具潜力的早期创业公司,其中的Dmail, Relation Labs和AstroX陆续成功融资,充分利用ICP独特的技术,在产品落地,用户积累和海外扩展上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亚太团队和社区领袖们的精诚合作下,ICP亚太区项目的数量和影响力稳步提高,从最初在全球生态里10%的份额提升到近40%。

香港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香港的科技园到深圳口岸只需要30分钟,深圳乃至大陆其他城市的开发者来到香港非常便捷,当天内往返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工作常态。香港的国际化环境跟大陆科技人才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作为一家偏技术研发型的L1基金会,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点。DFINITY希望通过香港现在对Web3的各种政策以及资源的支持,更好地赋能华人开发者,吸引他们来香港创业。在这里他们可以充分利用ICP集账本,算力,存储三位一体的全球独家的全栈架构,在香港积极进取的创业氛围中,对接国际资本和客户,创建可以产生真正价值的Web3应用。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在金融这个区块链传统领域之外,走出更多的范式,为整个Web3行业和香港经济,摸索出一条破圈转型之路。

CoinVoice:之前ICP价格的操纵导致生态破坏,如何看待新周期中ICP的发展潜力?

Herbert:关于ICP主网上线后如何遭到FTX的价格操控,详情可见2022年6月9日由Cryptoleaks披露的长文”ICP价格是在FTX上被幕后黑手操纵的吗?”。DFINITY的创始人Dom在2022年7月7日就在推特上指出了FTX创始人SBF需要为此负责 - 那个时候,SBF的势力如日中天,还在行业里扮演白衣骑士,四处收购快要崩盘倒闭的公司。FTX自己的崩盘在2022年11月才出现迹象,大量的用户发现自己资产被FTX/SBF挪用后,才逐渐看清SBF的真正面目。SBF自己2023年1月3日在巴哈马被拘捕并引渡到美国,面对一系列刑事罪名的指控。现在行业的舆论一边倒,大家纷纷指责SBF和FTX团队当年是如何横行无忌,行事不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早几个月听一听Dom的声音,或许就会更早看清这一切?

ICP的价格开始下跌后,很多投资人对ICP生态的信心受到影响。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 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基金会自己也是受害者。一部分投资人,了解我们团队,知道我们有苦难言。他们继续支持我们,跟我们在行业活动中合作,投资我们生态里的初创企业。有不少投资人,因为曾经受过伤,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态,这是非常可惜的。在区块链行业,很多项目公司跑路,辜负投资人和开发者社区的信任,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每天都在上演。看一个团队是不是有这种倾向,其实很简单 - 就是看他们是不是在认真做事情,是不是在顶着行业的嘲讽和攻击,继续走自己的路,持续地开发产品,还是逐渐就销声匿迹,躺平摸鱼。

ICP自从2021年5月10日主网上线后,ICP协议经历了140多次的升级,这在行业里是难以想象的 - 其他的L1区块链一年内有2-3次升级就不错了。在Electric Capital于2023年1月17日发布的 “2022年度开发者报告”里,ICP生态的全职开发者活动相比2021年增长了94%,在行业一线的大生态里(起码拥有100名义上的全职开发者),这是排名第二的年度增长率;如果包括兼职开发者的话,ICP整体的开发者活动在2022年增长了48%,在一线的生态里(拥有300名以上的开发者)排名第三。从2018年到2022年间,全职开发者在ICP里的人数增长了40倍,而ICP主网上线就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 这说明ICP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达到甚至超越了行业里大多数其他公链生态的水平。

开发者是这个科技行业的未来叙事的编写者。相对于投资人群体而言,他们看问题更加简单直接,一个没有竞争力的技术生态,是无法持续地吸引开发者加入的。那么,开发者在ICP上看到了什么呢?他们的视野,将会折射出ICP什么样的发展潜力,值得大家关注呢?

我觉得,第一,大家看到了DFINITY基金会的倔强和坚毅。作为ICP主网协议主要的开发者,DFINITY基金会的性格和文化,对ICP的生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怕被人误解,不愿随大流,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DFINITY是一家非常偏技术型的基金会,我们大部分的员工都是R&D,Dom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R&D工程师一起专研技术,在参加行业里各大活动演讲的空余跟世界各地的开发者交流想法,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有的生态擅长做BD,有的生态擅长做营销,有的生态擅长做产品迭代,有的生态擅长融资。ICP的生态,擅长开发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我们生态的人数可能未必比得过其他几家,但是我们的开发者,不管是DFINITY基金会内部的还是社区里依然坚守下来的,都是行业里最硬核的一批人,这是我们的基因。我们也许做其他方面不是最丝滑的,经常还有一点尬,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技术,拥有无以伦比的信心。在我们这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行业里,哪一种特性的生态可以走到最后,还难以定论。但我们相信自己的路线,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不管是开发者还是投资人,也逐渐看到了我们的诚意和决心,加入到我们的阵营中。看短期2-3年内的行业趋势,似乎很不确定,还是个雾色苍茫的时刻。但如果放远视角,看未来15-20年的互联网发展的话,推演终极结局,也并没有那么难。Dom在2021年1月6日发布超长文章,“互联网计算机的20年路线图”,值得一读。我以前在GE (通用电气)里做资本业务部门的CFO,回国后在多家创业公司里担任CFO和CEO,写过看过无数商业计划书,后来在AWS负责大中华区的初创企业事业部,参与AWS全球Startup战略手册的编写。我从来没见过20年的规划,而且,也从来没见过有团队可以在前几年竟然一步步把这个野心勃勃的规划几乎都实现了,直到我加入了DFINITY。

第二,大家看到了ICP技术卓尔不群的地方,能在ICP上做出在其他任何技术平台无法实现的场景和产品。区块链行业里,太多的公链在做重复的工作,都是希望自己做得比以太坊在某个方面好一点,然后大肆宣传,上一波热搜,吸引同样的一群开发者蜂涌而至,把同样的金融产品,在不同的链上再做一遍,再多拿一家基金会的grant。这么几年折腾下来,大家也该累了吧。如果区块链不能走出金融行业的话,是无法破圈的。如果大家只是不断地重复以太坊的叙事,希望在以太坊下一个升级之前自己先打个补丁卖个L1或者L2的故事圈一把钱,并不能解决现在行业无法被大众互联网用户接受的尴尬局面。ICP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运行网络应用前端的区块链网络 - 也就是说,一个网站,一个互联网服务,一个SaaS产品,它的前端和后端都可以运行在ICP的容器型智能合约里。以太坊体系的Solidity合约只不过是做到分布式的账本,定义数字资产的所有权而已,它独一无二的原子性的确带来各种高效的交易,但这些玩法仍然跳不出华尔街所擅长的传统金融投资的范畴。ICP的智能合约可以提供不光是分布式的账本(并把数据隐私权归还到开发者手里),还有分布式的算力和数据存储。ICP更像是一个去中心化的AWS,它的天花板,是整个目前云计算行业譬如AWS, GCP, Azure,阿里云,腾讯云所看重的IT基础设施行业,一个每年4万亿美元的市场。甚至可以说,就连AWS的版图都无法限定ICP的边界 - AWS是IaaS (Infrastructure-as-as-Service)的领头羊,广袤的PaaS (Platform-as-a-Service) 和百家争鸣的SaaS (Software-as-a-Service)市场是AWS难以插手的。ICP的主网协议其实就已经包括了IaaS和PaaS,而SaaS这个层面未来的繁荣和百花齐放都将通过ICP代币经济里的cycles燃烧机制跟ICP的价值直接挂钩,这是crypto行业独特的魅力,是Web2大厂永远无法企及的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CoinVoice:未来多链格局下,ICP生态如何布局?有哪些值得期待?

Herbert:大家都在谈多链。多链的格局,比较符合这个行业潮起潮落,此起彼伏的特点,也比较容易让大多数人接受。关键的问题是,未来将会有多少家公链。我并不认为这个数字会太大 - 几十上百家跟以太坊看起来没什么本质区别的公链彼此之间不会有什么竞争力,开发者,投资人和用户很快就会厌倦掉。作为数字资产,有比特币就可以了;做金融资产,以太坊目前的地位也难以撼动。在应用链里,特定垂直领域里的公链有几家,但是他们如果不能解决一个开发者做一个网络应用所需要的全部模块的话,就必须得依赖中心化的跨链桥或者某些中心化的服务器 - 这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已经无需再论证,只不过这个行业里大家不愿意正面提这个尴尬的话题而已。

ICP是行业里唯一的一家通用型应用链,可以直接部署一个完整网络应用所需要的全家桶服务,完全不依赖中心化云服务的服务器。应用型L1区块链跟云计算行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小而美的商业模型是无法存在下去的。要么就不做,把这个机会拱手让给行业资金实力雄厚的巨头或者技术能力最强的选手(阿里云一直到2021年还在抄袭AWS的技术文档,经常在开发者社区里闹出笑话),要做就得做全家桶服务,把TCP/IP跟最终用户之间所有的技术全部都实现,全部抽象化出来。其他的公链把以太坊和ICP的白皮书(行业里让大家焦头烂额的sharding问题,在ICP两年前主网上线的时候就通过subnet解决了)借鉴一下,平均两年就上线一个L1或者L2。为什么可以这么“敏捷开发”?因为没有什么真正的技术沉淀,只不过做一些以太坊的修补而已。DFINITY基金会从2016年10月成立,花了五年时间直到2021年5月才上线ICP,因为重写互联网底层协议太难了,需要解决太多的技术难题,牵一发则动全身。

我觉得,金融投资的叙事已经呈现疲态,市场终究会回归到本质,开始关注互联网底层基础设施服务。ICP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甚至孤独的路径,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唯一可以持续走下去,而且值得走下去的路。这条泥泞小径一旦走出来,将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平坦。过去两年,ICP主网没有一次宕机,其中虽然经历过几次NFT热潮和公募所引发的网络拥堵和性能下降,但主网都挺过来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主网抗压能力越来越强。经过这两年的磨炼,ICP网络的各项性能指标稳步上升,跟区块链同行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的级别上。存储1GB/年的数据,在以太坊上需要1500万美元,Solana上需要4万8千美元,ICP上需要5美元。ICP上的数据传输成本是AWS的七分之一。ICP每秒可以处理的交易量是4千次以上,而以太坊是二位数。

在多链的格局下,一家公链只有提供与众不同的价值,让开发者可以做到在其他任何技术栈无法实现的场景,才有存在的价值。很多开发者团队已经利用ICP技术的特点,在金融,社交,生产力工具,游戏,人工智能这六大赛道初露头角。IC Lighthouse是世界上第一家从前端到后端100%都部署在区块链上的crypto交易平台,完全用DFINITY自创的Motoko语言写就。用户再不用担心自己的资产被中心化平台挪用,出现FTX这样的丑闻。Hot or Not 把短视频的抖音模式搬到了IC上,利用Web3独特的代币经济来激发消极用户的积极性。Mora彻底改写了内容创作者和用户以及平台之间的关系,让内容创作者可以真正100%拥有所有自己输出的内容和获取粉丝,完全独立于前端平台。Dmail做到了在ICP网络上直接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直接挑战高度中心化和毫不顾忌用户隐私的Gmail,上线以来达到了3万日活用户和30万总用户,还成为Worldcoin的合作伙伴,涨势惊人。Cubetopia在ICP上构建了一个“我的世界”,完全不需依赖AWS这样的中心化服务器,证明哪怕是游戏,完全可以做到前后端100%上链,让游戏玩家真正拥有自己的资产。最近在ICP生态引起多方热议的EMC团队即将在ICP主网上线一个AI算力的交易平台,逐步在ICP上部署AIGC的应用,将自己已有的上万名开发者社区带入ICP。

未来6-12个月ICP生态里的优秀项目将会越来越多。我以前在AWS的团队每年引入两千多家中国最火的初创企业加入AWS生态,他们中的大约1-5%后来成为独角兽企业,重塑了多个行业格局。ICP生态相比之下还在早期,但是我觉得,Web3生态里的这些早期公司具有更强的颠覆性,蕴含了更加强劲的势能。他们如果不打破现有巨头对用户数据的垄断和侵占,不打破Web2大厂对用户无止境的价值压榨,不突破传统互联网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的使用场景,就难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一旦他们可以成功突围,将带来第三代互联网自下而上真正的革命,重新解构生产关系和资源的分配,成为新一代的独角兽。

CoinVoice:未来如何看待与其他公链的竞争和合作?

Herbert:ICP独树一帜的技术使得ICP非常适合跟其他公链合作。今年年初我们的R&D团队完成了社区翘首以待的BTC-ICP集成,利用链钥密码学技术,在不需要中心化的跨链桥的情况下,实现了ICP主网上的智能合约和BTC主网之间的互通。这项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ICP的智能合约来控制BTC钱包,实际上赋予了比特币网络智能合约的功能,而且,速度会快很多,成本低很多。其他公链跟BTC想合作,都是依赖各种中心化的跨链桥。中心化的跨链桥必不长久,因为它们都依赖某个具有管理员权限的个人。DFINITY开发的这套开源协议,通过密码学在技术层面解决了人的问题,这是行业里一个极有颠覆新的创新。DFINITY基金会还做了一个叫做ckBTC的代币,跟BTC是1:1的关系,用户用ckBTC,可以直接在ICP主网上交易,不需要收到BTC网络的延迟和日益高涨的交易费的限制。而且,ckBTC启用了KYT (know-your-transaction)来屏蔽黑比特币,确保在ckBTC上交易的钱包地址都可以到传统金融机构的认可。

过去几个月BTC社区大火,很多开发者都因为Ordinal和BRC-20的的火爆进入Web3,开始做BTC的应用开发。BTC自身的开发语言非常简单,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但如果跟ICP公链上业界最先进的容器型智能合约相结合的话,则可开创几乎无限的想象空间和使用场景。譬如,大家不再需要在BTC网络上通过自己的钱包来交易Ordinal,而是可以用ICP网络上的一个容器型智能合约来控制拥有Ordinal的BTC钱包地址,然后在ICP网络上跟对方交易容器就可以了 - 交换ICP容器的成本是0.04美分,最后达到一样的实际效果。现在BTC社区里踌躇满志的新一代开发者很多来自Web2,他们既然来到Web3,希望可以找到正统的叙事,投身入一个时代的洪流中。在区块链行业,BTC是最正统的叙事。以太坊生态里已经山头林立,对于新入局的开发者来说,找到好机会并不容易,不是因为技术的问题,而是因为生态里的资源已经被几年前入行的人垄断了。在这种情况下,BTC-ICP的强强联手,给注重技术的开发者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书写新一轮叙事的机会。DFINITY基金会刚刚跟Encode合作了一个BTC-ICP集成的黑客松,上百个团队踊跃报名,最后的Demo Day的名单在这里可以看到,https://mp.weixin.qq.com/s/qHEA6cN1Pf2xsuPojSqtxQ 。

除了BTC,ICP生态也在积极接触以太坊生态的开发者。几年前Vitalik提出了“世界计算机”的愿景后,限于以太坊自身的技术条件,一直难以实现。ICP集账本,算力,存储三位一体的技术栈,为实现这个宏远的目标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土壤。DFINITY基金会的R&D团队,以及社区里技术能力强的团队,譬如IC Lighthouse和Bitfinity,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ETH-ICP的集成。这个路线图功能一旦落地,IC网络就可以兼容以太坊ERC-20和ERC-721的协议,可以引入稳定币,可以使得ETH和ICP的TVL开始流通,甚至可以兼容EVM,大大降低以太坊生态里的开发者进入IC生态的门槛。Bitfinity团队已经成功地在IC上的容器里部署了EVM,可以实现以太坊L1和各种L2同样的功能,但是共识和安全机制依托在ICP L1,从而做到大幅度加快共识速度而且降低交易成本。DFINITY基金会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Dom这几天正在巴黎参加ETH Paris。DFINITY最近密集地参加了一系列以太坊生态的活动,从美国丹佛到黑山再到巴黎,就是希望更多的开发者可以接触到ICP与众不同的跨链技术。

CoinVoice:ICP的技术实力和它受到的关注度不成比例,为什么会这样?

Herbert:的确,这是一个困扰了IC社区很久的问题。ICP的白皮书和过去两年主网上线后随着路线图功能逐步落地展露的超强技术实力跟它在媒体和投资人圈子里获得的关注度不成比例,投资人很少公开地谈到ICP,这对我们发展开发者生态是个不小的挑战。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很多资本方已经重度押宝泛以太坊生态,而ICP技术是如此超前行业,她的存在对很多其他技术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如果他们希望跟上ICP的研发进度。譬如行业里让大家碎碎念的sharding,在ICP主网两年前上线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我们称作“子网” (Subnet),后来有些同行业也把名词从sharding改为子网。现在ICP上有36个子网,在横向扩容方面没有限制。如果网络需要更多的算力和存储资源,就设立更多的子网。同一个子网内的智能合约,跨越不同子网之间的智能合约,都可以以actor模式互相通信。有的做数据存储的公链,几个月前宣布智能合约终于上线了 - ICP两年前主网上线时就有了完整的智能合约,而且功能远超以太坊。

ICP的技术跟传统区块链的区别太大了,她其实更像一个去中心化的AWS,她的功能远远超越了传统一个L1公链的范畴。传统公链基本活在以太坊的叙事里,仅仅提供分布式的账本,然后大家心照不宣地默默地把数据和节点放在AWS上,对外宣传的时候把Web3的姿态拉满 - 虽然从数据主权到社区自治,无不依赖中心化的服务和具备root权限的管理员。而ICP除了账本,还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算力和数据存储,从互联网最底层的协议层面彻底改写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对于很多区块链的OG来说,理解这一点其实是颇有认知障碍的,而且,这意味着大家得推翻自己原有的投资策略,需要很多勇气。承认ICP的技术优越性将不可避免地得出一个结论 - 就是行业里大部分的公链其实提供的价值很有限,大多数在做以太坊L1的修补工作,最后难免成为资本游戏的一个速跑版。

第二是ICP的技术过于独特,提出了很多跟以太坊非常不一样的技术概念,对开发者和行业分析师来说,如果没有Web2领域对云计算一整套的深刻理解,仅仅只是知道Solidity合约的话,实际是无法理解ICP的巨大威力的,甚至无法理解ICP的智能合约为什么被称作”容器“ - 而这个名字对云计算行业的开发者来说就很容易理解 - 容器就是一个轻量级的docker。ICP的智能合约,其实更偏向于是一种actor程序。这种影响就是很多行业分析公司,不管是Messari还是DeFi Llama, 因为看不懂ICP而自动把ICP的统计数据排除在外,这非常影响ICP技术的传播。譬如,DeFi Llama在计算各大公链的TVL时候,仅仅只是统计了IC生态里的一家DEX Sonic的百万美元级别的TVL。可是,在ICP公链的NNS(Network Nervous System, or 网络神经系统)上,质押了14亿美元的资产。这部分资产,足以使ICP位列TVL最高的几家公链生态之一。ICP上的节点没有质押ICP挖矿的概念,所以很多统计公司就不把NNS上的资产纳入到行业数据里,这对ICP是非常不公平的。那为什么ICP上没有挖矿的概念呢?因为ICP节点的准入机制既不是耗费能源的PoW(BTC),也不是高度中心化资金高度集中的PoS(ETH 2.0),而是PoUW - Proof of Useful Work,也就是说,ICP网络通过NNS这个高度智能和自动化的DAO来根据节点提供的算力资源来支付节点。这是一个云计算服务的概念,在互联网和整个科技行业在过去的十五年已经是从政府到企业用户都认可的资源分配方式,但恰恰跟区块链行业熟悉的资本盘概念格格不入。

第三是DFINITY基金会自身也在市场推广的策略上做过各种尝试,试过各种路线和定位。这也的确给开发者社区和投资人群体造成了不小的迷惑。我们是一个不大的团队,全球不到三百人,主要员工完全以技术研发背景为主,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在撬动整个互联网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和前提条件,不光在颠覆区块链,还在颠覆中心化的云计算行业。我们在走一条从来没人人走过的路,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剧本怎么去演绎,这个剧本从来就不存在,所以,也请大家谅解我们的青涩和天真。我从GE Capital时代到AWS时代,经历了Web1到Web2的各大潮流和风口,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比ICP更为激动人心的愿景和如此野心勃勃的项目。她的尴尬和偶然的不知所措,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她收到如此经常性的攻击,嘲讽和忽略,放眼过去三十年,也并非没有先例。乔布斯1997年重返苹果,和马斯克在2008年推出第一代特斯拉跑车,都跟现在ICP处于的情景有很多类似地方。三家公司(ICP不是公司而是一个生态,但我们姑且这么称呼,方便比较)都显得非常离经叛道,完全背离当时行业主流叙事。具体地说,第一,都是坚定地走一站式垂直整合的路线(全栈式技术),而当时行业都是走横向联合互相兼容的风范(各种跨链多链。。。);第二,做出的第一代产品都是面对小众,但是都是最硬核,最有情怀的小众客户;第三,企业风格都偏向内敛或者保守,跟行业其他从业者颇为不同。领导人的风格也令人侧目,相当地特立独行。当然,最大的共同点,则是前两家公司都彻底颠覆了整个行业,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创新革命,至今方兴未艾。这也是DFINITY基金会和ICP生态的使命。我坚信,有价值的技术自然会找到同道中人。随着AI的崛起,如何将最强大的机器推理和数据收集部署在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平台,利用去中心化DAO的方式来管理,实现用户真正的数据主权,很可能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主流叙事。在这一场科技革命中,整个互联网科技行业最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协议ICP将会承担重要的角色,起到几乎无可替代的作用。谢谢大家的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ICP 的兴衰之路:特立独行的技术与冷清单薄的生态_腾讯新闻

ICP 的兴衰之路:特立独行的技术与冷清单薄的生态_腾讯新闻

ICP 的兴衰之路:特立独行的技术与冷清单薄的生态

作者:Titanio,《极客web3》

导语:自2022年以来,随着Solana等新公链的逐渐衰落和以太坊Layer2的日渐繁荣,“以太坊杀手”们的故事似乎已被世人遗忘,曾经的“百家争鸣”不复存在。但若回溯历史,从EOS开始的新公链叙事始终是Web3发展史中不可忽视的华丽篇章。

提到新公链,Dfinity(ICP)必然是绕不开的话题,凭借近2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华丽的密码学家团队和特立独行的技术,ICP曾一度被无数人追捧;但自2021年高开上线后,ICP便一路狂跌,从人们心中炙手可热的“天王项目”沦落为遭人唾弃的“天亡项目”,让无数人唏嘘不已。同时,单薄冷清的生态也使得ICP在Solana等竞品面前无地自容。

回首历史,反思过去,影响ICP生态发展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独特的技术能否助力生态发展?“天亡项目”能否再次复苏?本文将从ICP的技术特性谈起,再到其NNS治理系统的缺陷、缺乏统一的代币标准,简要分析其发展历程中的困境,为读者清晰的展现这个“天王项目”没落的原因。

ICP的技术特点:去中心化的AWS

首先介绍一下ICP的智能合约系统——Canister(国内称之为“容器”或“罐子”),它是DAPP的载体,允许WebAssembly(WASM)的字节码在其中运行,可支持多种语言编写的程序。

ICP为每个Canister分配了专属的内存,如果将ICP看作一台超级计算机,那么Canister就是计算机中的进程,每个Canister进程都包含自己的运行内存,你可以将智能合约相关的数据封装在特定的容器中。这是ICP独特的数据存储方式——Canister允许你将程序的状态、数据库甚至前端数据(例如游戏资产)全部放在这个容器中,意图使DAPP得到进一步扩展。可以说,ICP实际上就是搭载容器的平台,通过容器化技术在ICP节点上部署很多Canister容器。

同时,Canister支持gas费代付功能,用户可以无需拥有原生资产,由项目方代付手续费,这实质是以太坊上许多低门槛钱包要实现的“Gas费代付”机制。这也使很多人对ICP有mass adoption的预期——用户能够获得Web2级别的UX,无需一开始就购买原生资产(尤其是不用在区块拥堵时支付高昂的gas费)。

但ICP有一个重大缺陷:不支持全局状态。以太坊有“全局状态”这样的设定,对于全体智能合约而言,所有账户的状态都是公开可见的,有一个通过State Trie管理的“全局可见”的状态存储结构;但ICP却完全不同。具体而言,ICP中的程序(智能合约)有自己专属的Canister(容器),不同智能合约的数据被封装在各自独立的容器中,外界看不到数据的细节,只能通过Canister对外提供的接口访问内部数据。

换言之,ICP没有以太坊那样“全局可见”的状态存储结构,不同Canister的程序之间的交互是异步的,不能同时完成对多个合约的调用。显然,这对于Defi协议很不友好,使得ICP生态长期与Defi无缘。有人对此认为,以太坊是单纯进行资产交易的“世界记账机”,而ICP实际是支持复杂Web应用的“去中心化AWS”。

除了独特的Canister设定外,ICP还采用了分层的架构,主要包括容器、子网、节点和数据中心。我们可以将ICP看作由多个子网(Subnet)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网实质就是一条公链。在每个子网中,搭载了多个Canister(容器),这些容器是ICP中可互操作的基础单元,每个Canister包含了用户上传的代码和状态。

ICP的最底层是托管专用硬件的独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之上运行节点(Node),节点负责处理子网容器中的数据和状态转换。这种分层结构的设计为ICP提供了更高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应用场景,也让它的观感更贴近于云服务。

有人认为,ICP通过子网化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实现了分片。现在ICP有40个子网,最大的子网包含13个Validator节点, 最小的只有1个Validator。结合上面提到的Canister之间的交互(通讯)是异步的,ICP的设计整体的好处是效率高,可以实现跨子网间的通讯,

目前所有子网加起来,每秒大概可以出20个区块。但由于每个子网的节点数量都不多,其理论上的安全性存疑。申请成为ICP的节点还需要ICP基金会的审批,节点的硬件配置极高(远超Solana、Sui等节点配置较重的公链),因此ICP的去中心化程度遭到很多人诟病。

对于这一点,某ICP生态的项目方坦言:毕竟ICP上运行的大多是“应用程序”,而不是与资产相关的金融交易,所以对安全性也没有那么严格的追求,ICP实质上只是去中心化程度比AWS更高的云平台。

抛开上面的点不说,ICP已经成功地将BTC集成到其系统中。通过专有的Chain Key、门限ECDSA等密码学算法和一套特殊的检索机制,ICP和BTC可以直接集成,使得ICP的智能合约可以直接持有真实而非映射的BTC资产。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示:

在网络层中,实现了一个随机连接BTC网络中8个节点的BTC适配器,将BTC区块拉入ICP网络中,并根据区块中所包含的交易数据更新所有的UTXO集,使得ICP上的容器可以获知BTC链的最新状态,ICP容器内的程序可以验证并检索BTC的区块及UTXO。

同时,门限ECDSA算法是使得ICP智能合约能够接受和输出BTC交易的关键技术,它是对ECDSA签名算法的扩展。该协议通过类似MPC(多方安全计算)的方式,将关联着智能合约的私钥碎片分发给专门负责签名的子网节点秘密共享,获得更高级别的安全性。简而言之,ICP智能合约可以把私钥管理权交给多个节点,而非单个节点或智能合约自己掌握。当合约要向外输出BTC交易时,需要该子网中超过阈值数量的节点协作(2/3)才能创建一个完整的ECDSA签名,让交易放行。

ICP的资产集成方案相较于目前的跨链桥方案更进一步。大多数跨链桥提供的只是BTC的映射,而不是原生的BTC,并且高度依赖于第三方跨链桥自己的节点,这样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ICP却可以将原生BTC放入Canister中,甚至可以直接保存BTC链上地址的私钥。

相比于传统的依赖于第三方跨链桥节点的跨链方式,ICP的BTC账本可以方便地运行在分散的、节点数量较多的子网上,只要子网的安全性足够,ICP的BTC账本就是安全的。

理性人陷阱:Token价格和锁仓

然而,历史证明,再优越或独特的技术也无法弥补生态建设的乏力,自主网上线至今,ICP生态的项目仍然处于“无人使用”的尴尬境地,进而陷入“生态匮乏→优秀项目外流→生态参与者进一步流失”的恶性循环。笔者此处想重点展开讨论的,并非具体生态发展和扶持上的问题,而是通过另外一个视角尝试解释,ICP为何陷入了今日的困境。

有一种观点是,在ICP上市的几个小时内,它遭到了某些势力的价格操纵(ICP创始人一直认为是SBF和FTX所为),ICP市值随着Token价格不断推高,一度超过2300亿美元,仅次于BTC和ETH跃升至市值第三。然而随着拉盘行为结束,ICP价格开始大幅回落,在短短的6周内,ICP市值萎缩了90%。

Token的暴跌极大损害了ICP生态及Dfinity基金会的声誉,使得ICP遭到多方势力进一步攻击,这些空头加剧了ICP价格下跌的过程,使其远低于实际价值。(据说,一贯奉行长期主义的a16z目前已清仓ICP)

笔者在此并不打算对上述说法的真伪进行评价,仅提供给读者一个可能的观点(另一种有趣的观点认为,ICP创始人Dominic的一系列让投资人反感的行为,是导致ICP被砸盘、生态被孤立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影响Token价格更多的是其锁仓机制——本意是避免早期投资者“砸盘”套现走人,但长达8年之久的锁仓周期带来的是“套牢”和针对质押生息资产的抛压/神经元解锁抛压,可参考下图:

事实证明,Dfinity基金会针对早期投资者的锁仓并未起到预料之内的作用:大量底部筹码的存在以及上市之初的价格虚高,使得从最高点至筹码密集区中间的空白过于巨大,除了早期投资者以外几乎不会有人愿意参与这部分价位区间的拉盘。但此刻,早期投资者依然有利可图,对于他们而言此阶段将产生的利息复投质押至NNS或者将利息卖出都是有利可图的;而当Token进一步下跌到某个价位时,早期投资者因机会成本的存在,实际上已经进入“套牢并亏损”的状态,此状态下早期投资者会更趋向于将利息卖出,并且在神经元到期解锁之后很有可能以亏本的状态卖出,从而进一步加剧下跌。

这种“越跌越卖,到一定价位卖的更厉害”的死亡螺旋严重阻碍了ICP的回弹以及生态发展,由于Canister本身的特性,使得Defi长期以来缺位于ICP生态(进而导致稳定币缺位),生态参与者大多数时间内只能持有ICP Token本身,坚定的Holder们会发现一个事实:自己在生态内的贡献所带来的回报还赶不上Token的贬值!

理性人假设的博弈到此更进一步,散户和项目方转而奔向他们认为更有前途的公链生态(也带走了流动性),进一步减少链上燃烧的Cycles数量(即ICP数量),而锁仓8年的早期投资者们有心无力,也进入了“躺平”状态。

虽然可能会导致Token价格大量下跌,但笔者认为,如果想要尽快解决死亡螺旋,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出清——即一次性解锁释放所有长期质押的神经元,充分释放流动性,维持现状越拖越久只能是剜肉生疮。

NNS的治理困境

VC在投资项目时,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Token是否有治理权,而散户也喜欢将Token治理权限作为赋能的因素。Dfinity的NNS系统使得Token持有者能够充分参与到公链的治理当中,但链上治理的实际运作情况如何呢?

在具体分析公链治理之前,首先要对治理系统有所了解,此处简单介绍Dfinity的治理系统——NNS系统:NNS是一个链上治理系统,允许所有社区成员提交提案并进行投票。社区成员的投票权与其持有的ICP数量成正比,质押的时间周期长短将影响其投票权重。参与投票的社区成员将会获得ICP Token作为奖励,这些奖励被称为"NNS奖励",将ICP质押在神经元里的Holder可以通过手动投票或跟随其他神经元的投票参与到治理中。

相比之下,许多区块链项目的治理投票“独裁”了许多,只有大鲸鱼/投资方/项目方本身才有资格发起治理提案,而散户往往只有参与的权力。

早在前两年,Dfinity基金会调整了一次NNS治理的策略,这次改革调整了NNS治理的一些奖励参数,使得积极参与投票的投票者更有利,而那些不参与NNS治理的ICP质押者的收益将大幅降低。同时,基金会不再参与主动投票,这使得许多默认跟随官方神经元而没有设置投票的节点的收益进一步减少。

然而,治理系统面临着两个问题:

一是由于NNS系统并未对提案的提议权加以限制,而是允许所有神经元提出提案并投票,导致大量垃圾提案的出现,而支持大量垃圾提案通过的神经元们又能够因为积极参与治理投票而获得更多的Token奖励(道理类似于Filecoin存储节点故意存很多垃圾数据)——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行为是对链上治理的一种嘲讽。

二是治理系统的过度民主化所带来的缺陷——极低的效率和必然分裂的社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社区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代币标准!诚然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相对应选择代币标准,但东西方开发者社区的沟通不畅以及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使得代币标准统一这件事依然遥遥无期,进而在生态系统的发展上又平添一颗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会被严重割裂,就算做出来DEX,资产的SWAP也会严重受阻,此前还曾有过向不同代币标准的钱包转账丢失NFT的事故。

如何在治理系统中间寻找一种平衡,以便在保持民主化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效率?这个问题从远古到现代,再从Web2到Web3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而在两者的权衡之中,Dfinity选择了前者,给予了生态参与者充分的议政权,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选择对于尚未构建起足够经济利益的公链来说弊大于利——最终成为了基金会偶尔下场的半推半就,以及存量用户们的两看相厌。

这种困境的解决十分困难,而寄希望于短期内生态出现一个类似Andre Cronje这样富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推动发展,其难度也无异于“天降伟人”。

项目流失和存量循环

所有缺乏用户和流动性注入的公链都不可避免陷入rug螺旋:

项目跑路→散户信心和财务受损,离开生态→流动性进一步变差,正常项目方收益越来越少甚至无法获得收益→项目跑路。

Dfinity上的情况尤其严重,以NFT板块为例,生态早期的NFT交易所只有Entrepot一家,而Entrepot对NFT上市采取的是审核制,NFT审核通过后在平台进行定点销售,这种制度使得初期的NFT生态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NFT的涨幅也十分可观,以2022年2月的数据为例,此时Entrepot还算表现良好:

然而,平台本身的限制使得大量rug项目涌入,刚有起色的NFT立马受到了打击,而随着CCC、Yumi等项目加入NFT交易所的战争,Entrepot为了保留市场份额进一步放开了对NFT项目的审核,其上新的项目也从刚开始的开售即抢完变为了无人光顾。

而正常运营的项目方也会因公链的颓势而自行选择出路,如一开始坚守Dfinity生态的Dmail在尝试多次无效之后,最终转向了多链生态,并在这之后与Sei、Worldcoin等合作。

相比于其他公链的生态,Dfinity区别最大的一点在于其Defi板块是整个生态中发展最靠后的一环,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一是Dfinity并未引入EVM,无法像Avalanche或Fantom一样,能够轻松fork各类经典项目;

二是生态内代币标准至今仍然未统一,某种意义上大幅削弱了生态内的流动性;

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即Dfinity本身的独特架构使得其区别于传统公链的全局交易原子性,Canister之间是异步交互,缺乏全局可见的账本,因此其Defi项目开发十分困难。

从被销毁的ICP和ICP总交易量数据来看,ICP生态已然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总结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2021年时大众对Dfinity的热捧,毕竟ICP团队中包含的密码学家数量,是所有公链项目中最多的,团队阵容也无比豪华:英特尔、IBM、Coinbase、Facebook、谷歌wasm......

同时,一票知名VC均是ICP的投资人,不乏A16Z、Polychain、Multicoin这样的顶级机构。ICP本身的slogan“去中心化AWS”更是抓人眼球,诱使无数人投入真金白银,期待着超越以太坊和EOS的下一个里程碑式的范式到来。

但Dfinity的技术并没有利好其生态建设——尽管Dfinity的技术特性放到如今也十分独到,如反向Gas、Canister的可扩展性、架构本身可无限横向拓展等,但这些特性在公链之战中没有如期起到效果。

此外,Dfinity的治理系统也面临挑战,其中大量垃圾提案和过度民主化等问题,已经在前面提到过。作为曾经“ETH killer”的有力候选者,它仍然具备许多公链所不具备的潜力和优势,而这些技术特性是其发展的重要筹码,但同时,ICP基金会和其生态本身,也需要直面目前的挑战,并努力寻找新的出路。

不能忽视的几个潜力型公链:ADA、ICP、ALGO、CELO - 知乎

不能忽视的几个潜力型公链:ADA、ICP、ALGO、CELO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不能忽视的几个潜力型公链:ADA、ICP、ALGO、CELO向阳当公链竞争如斯,我们能看到公链的竞争在往差异化上走的趋势。比如,以太坊以及Layer2解决方案还是侧重在于Defi项目上,因以太坊节点数最多、安全性更高,更能保证Defi项目的资金安全。从最近Arbitrum上线清一色的Defi项目可以预见这种趋势。比如,波卡主打互操作性,使得平行链上的项目得以跨链交互、计算,更符合了Web3中开放世界的概念。比如,新型公链Solana欲成为以太坊杀手,争取再提高TPS的同时保证公链的安全性。Solana公链主要关注的还是以Defi协议为主。也有公链主打稳定币的,其中Celo以及Terra无限拉近了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让无价格波动的链上稳定币拥有了更多业务场景。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虽然小众,但是却不能忽视的几个潜力型公链。01Cardano(ADA)Cardano是圈内的迷之存在之最,没有之一。作为一个2015年发起的项目,几乎和以太坊同时代,在2021年还没有完成最为基础的智能合约功能(最近刚刚上线智能合约)。你完全不知道团队6年时间都在干什么。然而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Cardano的市值常年霸榜前十,今年更是在前三待了一段时间。2021年早已不是可以靠造梦, 靠白皮书,靠创始人或是什么大V站台大家就买账的年代,圈子早已进化到看TVL,看用户数,看生态项目,看各项数据指标的年代。然后没有智能合约,几乎零生态的Cardano,站在市值第三的位置,看着下面一众新老公链,脸上透着迷一样的笑容。是的,这是一个中外核心圈都用来“取笑”的项目,无论是国内的微博和微信群,还是国外各路Twitter 大V,大家几乎都会开Cardano的玩笑,也极少人手里有Ada。有人说Cardano有地推,在很多三四线城市和非洲推广的很好,不过拿这些理由去解释它第三的市值排名,都有些牵强。总而言之,Cardano的市值排名是个谜,给人一种公链界“SHIB”的既视感。但不管怎么说,智能合约总算是上了。抛开市值,技术上至少是和其他公链站到了同一起跑线,未来1-2年,看看Cardano是否还能折腾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02Dfinity(ICP)如果Cardano的市值是个谜,ICP的技术实现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另一个谜了。没错,它比Fantom、Avax、Solana这些公链要更难懂,圈内完全看得懂ICP技术实现的,屈指可数。简单来说,Dfinity是个用特殊硬件+数据中心连接+区块链底层堆砌出来的“世界计算机”系统。相对于以太坊,Dfinity更像是一台“世界计算机”。以太坊等公链是一台“同步”的状态更新机器,而Dfinity则是一台异步的消息处理机。这种异步带来的好处是ICP非常适合做把传统Web2的东西去用Web3实现,视频,音频,社交,电商……这也是为什么之前CanCan几百行代码实现了一个链上抖音让人激动不已。不过,缺点同样明显。因为异步,所以失去了合约间交互的原子性,导致其他链信手拈来的DeFi,在Dfinity变得举步维艰。好在这个问题可以用其他方法绕过去,包括类似银行与Cex的数据库机制,或是新的编程范式等等,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便可以看到基于Dfinity的Defi生态开始崛起。另一个值得期待的是9月份的一项关于DFINITY与比特币集成的提案。该提案通过应用“链密钥加密技术”将智能合约添加到比特币中,应用程序将直接集成比特币网络。Dfinity上的智能合约将能够持有、发送和接收比特币,而无需私钥。这对于比特币的“扩容”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总而言之,Dfinity看似错过了这轮牛市,然而未来1-2年,你大概率会在越来越多领域看到他的声音,他完全独立于其他公链的技术范式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技术探索方向。记得几个月前,有圈内技术大佬这样评论:“Dfinity的上线,可以说是把公链赛道最后的大门焊死了”。03Algorand(ALGO)Algorand身上有两大标签:图灵奖和开盘即巅峰。这也是这条公链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方面了。可以说上市开盘巅峰之后,近两年你就没有听过Algorand有过多少动作,然而近期Algorand可能会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这场公链之争。你可能很难找到比Algorand更加“合规”的一条公链,生态目前虽然不大,但上面的项目都是各类金融产品,尤其是合规项,比如资产数字证券化,房地产Token化,黄金Token化,版权平台等等。合作机构和单位也都是一些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和传统金融机构之类,之前把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的萨尔瓦多,就表示会用Algorand 来推出政府区块链基础设施。从这个角度来讲,Algorand注定会是个长线投资,但其主打合规化的路线确实暂时没有多少竞争对手,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合规,可能会走出一条完全与众不同的路线来。04CeloCelo是一个开放、去中心化的平台,实现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人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Celo联盟”涵盖了将近100个来自全世界的个体、科技公司、和组织。这些伙伴活跃于Celo平台上,帮助Celo成长。Celo是一个碳中性的区块链,由超过100个验证人组成。简单来说,Celo 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稳定币与金融应用平台。是建立一套开放的金融系统,让世界上没有银行账号却有智能手机的人都能容易地获得金融服务。Celo 正在构建带有内置稳定币系统的移动优先的智能合约平台,以应对新兴经济体中的金融兼容性。 Celo 是以太坊代码库的分叉,具有完全的 EVM 兼容性,任何以太坊智能合约都不需要更改就可以部署。此外还有一个 mobile-sdk,可以轻松构建与智能合约对接的本机移动 dapp。这是个背后站着大资本的公链。A16Z、Polychain,还有拥有超过2.42亿移动用户的全球领先电信公司德国电信……Celo 对标曾经的Libra。项目本身是以太坊代码库的分叉,完全支持以太坊智能合约在其上部署,并支持通过其SDK工具包构建智能合约的移动端DAPP。此外,项目采用基于地址的分布式加密协议,即允许用户直接通过电话号码发送加密货币,同时确保用户隐私。Celo 旗下生态伙伴已发展到120多家,包括a16z、Coinbase、Ontology等,主要作为支付汇款、小额借贷等场景使用。从一开始,项目代码开源,并已推出去中心化治理机制,同时构建强大社区,在去中心化支付赛道具备一定前景。CELO作为内置稳定币系统的移动优先的智能合约平台,以应对新兴经济体中的金融兼容性的问题是有一些市场的,但是让更多人关注的点在于对标项目——Libra,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项目,同时两者背后的资本势力几乎一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合并之类的,我认为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对于CELO来说也是好事,并经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对价格的影响偏正面,愿意长期持有不动的一批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项目。当前,Solana等新公链们正在加快链上城市的建设步伐,Avalanche、Fantom等网络都拿出数亿美元的资金作为生态激励,这有利于它们追赶以太坊的脚步。但市场仍需要对新兴公链抱以清晰的认识,Cardano、Dfinity、Algorand、CELO,给他们一点时间,这些公链在以后的市场绝对有一席之地。如果你在这个圈子感到迷茫,那么我们社区可以当你的灯塔!我们主要重点提供海外一级市场优质项目和二级市场优质币,最新ido消息分享,目的为大家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前沿资讯社区。我们一直在努力对接更多币圈一线机构与项目方,崛起社区的理念就是双赢,后续会发车更多海内外一级市场优质项目,私信我期待你的加入! 发布于 2021-12-07 14:34区块链(Blockchain)币圈一级市场Internet Computer(ICP)​赞同 4​​1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不能无视的潜力型公链,ADA、ICP、ALGO、CELO - 知乎

不能无视的潜力型公链,ADA、ICP、ALGO、CELO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不能无视的潜力型公链,ADA、ICP、ALGO、CELO崛起研究院院长​要想在投资领域制胜,先用理念“武装”自己。在投资的领域里永远是学无止境,有些人费了很大力气却走了弯路,有些人初次尝试就取得了成功。投资理念是决定结果的关键一环,投资是一个需要高度自我负责的事情,别人能帮得了你一时,却帮不了你一世。当公链竞争如斯,我们能看到公链的竞争在往差异化上走的趋势。比如,以太坊以及Layer2解决方案还是侧重在于Defi项目上,因以太坊节点数最多、安全性更高,更能保证Defi项目的资金安全。从最近Arbitrum上线清一色的Defi项目可以预见这种趋势。比如,波卡主打互操作性,使得平行链上的项目得以跨链交互、计算,更符合了Web3中开放世界的概念。比如,新型公链Solana欲成为以太坊杀手,争取再提高TPS的同时保证公链的安全性。Solana公链主要关注的还是以Defi协议为主。也有公链主打稳定币的,其中Celo以及Terra无限拉近了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让无价格波动的链上稳定币拥有了更多业务场景。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虽然小众,但是却不能忽视的几个潜力型公链。Cardano(ADA)Cardano是圈内的迷之存在之最,没有之一。作为一个2015年发起的项目,几乎和以太坊同时代,在2021年还没有完成最为基础的智能合约功能(最近刚刚上线智能合约)。你完全不知道团队6年时间都在干什么。然而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Cardano的市值常年霸榜前十,今年更是在前三待了一段时间。2021年早已不是可以靠造梦, 靠白皮书,靠创始人或是什么大V站台大家就买账的年代,圈子早已进化到看TVL,看用户数,看生态项目,看各项数据指标的年代。然后没有智能合约,几乎零生态的Cardano,站在市值第三的位置,看着下面一众新老公链,脸上透着迷一样的笑容。是的,这是一个中外核心圈都用来“取笑”的项目,无论是国内的微博和微信群,还是国外各路Twitter 大V,大家几乎都会开Cardano的玩笑,也极少人手里有Ada。有人说Cardano有地推,在很多三四线城市和非洲推广的很好,不过拿这些理由去解释它第三的市值排名,都有些牵强。总而言之,Cardano的市值排名是个谜,给人一种公链界“SHIB”的既视感。但不管怎么说,智能合约总算是上了。抛开市值,技术上至少是和其他公链站到了同一起跑线,未来1-2年,看看Cardano是否还能折腾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Dfinity(ICP)如果Cardano的市值是个谜,ICP的技术实现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另一个谜了。没错,它比Fantom、Avax、Solana这些公链要更难懂,圈内完全看得懂ICP技术实现的,屈指可数。简单来说,Dfinity是个用特殊硬件+数据中心连接+区块链底层堆砌出来的“世界计算机”系统。相对于以太坊,Dfinity更像是一台“世界计算机”。以太坊等公链是一台“同步”的状态更新机器,而Dfinity则是一台异步的消息处理机。这种异步带来的好处是ICP非常适合做把传统Web2的东西去用Web3实现,视频,音频,社交,电商……这也是为什么之前CanCan几百行代码实现了一个链上抖音让人激动不已。不过,缺点同样明显。因为异步,所以失去了合约间交互的原子性,导致其他链信手拈来的DeFi,在Dfinity变得举步维艰。好在这个问题可以用其他方法绕过去,包括类似银行与Cex的数据库机制,或是新的编程范式等等,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便可以看到基于Dfinity的Defi生态开始崛起。另一个值得期待的是9月份的一项关于DFINITY与比特币集成的提案。该提案通过应用“链密钥加密技术”将智能合约添加到比特币中,应用程序将直接集成比特币网络。Dfinity上的智能合约将能够持有、发送和接收比特币,而无需私钥。这对于比特币的“扩容”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总而言之,Dfinity看似错过了这轮牛市,然而未来1-2年,你大概率会在越来越多领域看到他的声音,他完全独立于其他公链的技术范式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技术探索方向。记得几个月前,有圈内技术大佬这样评论:“Dfinity的上线,可以说是把公链赛道最后的大门焊死了”。Algorand(ALGO)Algorand身上有两大标签:图灵奖和开盘即巅峰。这也是这条公链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方面了。可以说上市开盘巅峰之后,近两年你就没有听过Algorand有过多少动作,然而近期Algorand可能会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这场公链之争。你可能很难找到比Algorand更加“合规”的一条公链,生态目前虽然不大,但上面的项目都是各类金融产品,尤其是合规项,比如资产数字证券化,房地产Token化,黄金Token化,版权平台等等。我们会不定期整理一级市场IDO LBP IEO前沿咨询和项目点评,如果你也对一级市场和暴涨山寨币感兴趣,可以加入我们的交流群一起讨论。V : jueqimay合作机构和单位也都是一些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和传统金融机构之类,之前把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的萨尔瓦多,就表示会用Algorand 来推出政府区块链基础设施。从这个角度来讲,Algorand注定会是个长线投资,但其主打合规化的路线确实暂时没有多少竞争对手,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合规,可能会走出一条完全与众不同的路线来。CeloCelo是一个开放、去中心化的平台,实现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人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Celo联盟”涵盖了将近100个来自全世界的个体、科技公司、和组织。这些伙伴活跃于Celo平台上,帮助Celo成长。Celo是一个碳中性的区块链,由超过100个验证人组成。简单来说,Celo 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稳定币与金融应用平台。是建立一套开放的金融系统,让世界上没有银行账号却有智能手机的人都能容易地获得金融服务。Celo 正在构建带有内置稳定币系统的移动优先的智能合约平台,以应对新兴经济体中的金融兼容性。 Celo 是以太坊代码库的分叉,具有完全的 EVM 兼容性,任何以太坊智能合约都不需要更改就可以部署。此外还有一个 mobile-sdk,可以轻松构建与智能合约对接的本机移动 dapp。这是个背后站着大资本的公链。A16Z、Polychain,还有拥有超过2.42亿移动用户的全球领先电信公司德国电信……Celo 对标曾经的Libra。项目本身是以太坊代码库的分叉,完全支持以太坊智能合约在其上部署,并支持通过其SDK工具包构建智能合约的移动端DAPP。此外,项目采用基于地址的分布式加密协议,即允许用户直接通过电话号码发送加密货币,同时确保用户隐私。Celo 旗下生态伙伴已发展到120多家,包括a16z、Coinbase、Ontology等,主要作为支付汇款、小额借贷等场景使用。从一开始,项目代码开源,并已推出去中心化治理机制,同时构建强大社区,在去中心化支付赛道具备一定前景。CELO作为内置稳定币系统的移动优先的智能合约平台,以应对新兴经济体中的金融兼容性的问题是有一些市场的,但是让更多人关注的点在于对标项目——Libra,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项目,同时两者背后的资本势力几乎一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合并之类的,我认为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对于CELO来说也是好事,并经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对价格的影响偏正面,愿意长期持有不动的一批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项目。当前,Solana等新公链们正在加快链上城市的建设步伐,Avalanche、Fantom等网络都拿出数亿美元的资金作为生态激励,这有利于它们追赶以太坊的脚步。但市场仍需要对新兴公链抱以清晰的认识,Cardano、Dfinity、Algorand、CELO,给他们一点时间,这些公链在以后的市场绝对有一席之地。崛起社区成立于2018年3月,是一支专注于区块链一级市场金融项目投资孵化的机构,拥有千万级别的一级市场投资基金,并与币圈多个币圈头部资本达成战略合作。投研致力于发现、投资并孵化更多具有潜力价值的项目,从而推动赋能行业进步和应用落地,进一步建立投资生态,全面联合各个领域的资源,帮助项目更好地发展。发布于 2021-12-06 16:49ADA公链区块链(Blockchain)​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生态扩张策略与众不同的IC公链,现在发展到了哪一步?-36氪

生态扩张策略与众不同的IC公链,现在发展到了哪一步?-36氪

Just a moment...

a moment...Enable JavaScript and cookies to conti